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新冠病毒

病例暴增 人民日報被指喪事喜辦

中國正在遭受新一波疫情襲擊,衛生系統不堪重負,人心恐慌之際,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周四發表署名“任仲平“的重要評論,大談三年抗疫成就。被批不顧人民疾苦,“假裝鑼鼓喧天,貌似喜氣洋洋”。

2022年12月14日,北京,一名戴着口罩的婦女和兒童在空曠的紫禁城前經過。北京市疫情嚴重,多數人不願出門,市面一片蕭條。
2022年12月14日,北京,一名戴着口罩的婦女和兒童在空曠的紫禁城前經過。北京市疫情嚴重,多數人不願出門,市面一片蕭條。 AP - Ng Han Guan
廣告

人民日報的評論一開始就在營造一種歡慶勝利的錯覺:

“工廠車間,機器轟鳴;大街小巷,人來人往;公路鐵路,車輛穿梭;超市商場,物豐價穩;廣袤田野,生機勃勃……壬寅歲末,神州大地正升騰着澎湃活力,展現出萬千氣象。“

網友議論紛紛:“人民日報發揚了當年大躍進時期刊登小麥畝產萬斤,人可以躺在麥穗上翻跟頭的光榮傳統“,

“西單明珠商場因顧客稀少,開業一周再次停業。躲得過新聞聯播,躲不過人民日報,唉……“

“請給醫院排長隊的人聽一聽,請給八寶山排長隊的人看一看。“

“就算沒有疫情,這個季節怎麼會廣袤田野,生機勃勃?“

“自吹自擂,喪事喜辦,黨報一貫作風。“

分析人士指出,就在放寬清零政策前兩天還在鼓吹“堅決清零不動搖“的黨報,在全中國病例爆炸增長,醫療資源明顯匱乏、衛生系統不堪重負,百姓恐慌的此刻推出這篇文章,大約有點為造成這一後果的政策制定人開脫責任的意思。

文章稱,過去近3年間,“我們進行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經歷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有效應對百餘起聚集性疫情,有效應對5波全球疫情的衝擊,在病毒最兇猛的階段有效保護14億多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不顧奧米克戎病毒毒性大大減輕的事實,固執要求執行堅持清零不動搖政策,許多地區封城封省,造成經濟衰退,群體免疫力並未得到絲毫增加的困境,直到11月下旬爆發全國性抗議,要求習近平下台後,北京突然急轉彎,大幅度放寬,然而,幾年來官媒過分宣傳病毒致死已給人民造成嚴重的恐怖心理,加之當局毫無準備,事實取消清零後病例暴增,醫院人滿為患。

人民日報絲毫沒有反思嚴酷的清零政策造成的後果,卻稱“病毒弱了,我們強了。“”我們的醫療衛生和疾控體系經受住了考驗,應對能力顯著增強、救治能力不斷提升、防疫屏障更加鞏固,讓我們無懼病毒不斷變異……“

死守動態清零,拒不接受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採取開放性防疫,與病毒共存的方式,直到爆發了白紙抗議行動,黨中央才突然急轉彎,人民日報將此急轉彎稱為“從20條到新10條,我們因時而動、順勢而為,抓住時機優化疫情防控政策“。

習近平的堅決清零不動搖終於動搖了,網友批評人民日報還在“打腫臉充胖子“,狡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確定的疫情防控方針政策是完全正確的,我們的防控措施是科學有效的,是最經濟的、效果最好的,這是中國戰疫的根本支撐。"

嚴酷的清零政策已導致中國經濟發展嚴重衰退,人民日報的評論卻說:“三季度,GDP同比增長3.9%,比二季度加快3.5個百分點,“故意不提今年當局制定的5.5%的經濟增長目標幾無實現的可能,而國家統計局與人民日報發表同日公布的一組經濟數字顯示,中國經濟仍處於低迷狀態。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