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徵用藥企

發燒藥供不應求 中國當局徵用藥企

中國陽性病例呈爆炸性增長,發燒藥和測試盒供不應求,當局下令徵用醫藥企業。許多人只能自求多福。法新社在上海看到一個急診科的走廊里擠滿患者,在擔架上靠呼吸機維持生命。

中國浙江杭州一家藥店2022年12月19日
中國浙江杭州一家藥店2022年12月19日 VIA REUTERS - China Daily CDIC
廣告

法新社12月23報道說,面對前所未有的冠狀病毒(Covid-19)感染浪潮,數以百萬計的中國人正在努力獲得基本藥物來治療自己。

由於藥物和測試工具短缺,至少有十幾家製藥公司被當局要求"保證"關鍵藥物的供應。法新社說,這是一種委婉的徵用方式。

廈門抗原測試製造商Wiz Biotech在其官方賬戶上公布了地方當局對該企業生產的"徵用"。該企業一名代表向法新社證實了這一措施。

在北京,根據市政府的一份說明,當局已向六個“測試包”製造商派出工作人員,幫助他們"增加生產"。

突然放開 沒有準備

該報道說,自2020年以來,北京一直實施嚴格的"清零"措施,保護那些風險最大和疫苗接種率低的人。近三年來,很少有中國人知道他們周圍有人感染了冠狀病毒。

但在“清零”政策引發公眾日益憤怒並對經濟造成巨大負面影響之際,中國政府在12月初,在沒有預先通知大家留出準備時間的情況下,突然結束了大部分防疫限制。

從那時起,中國陽性病例呈爆炸性增長,發燒藥和測試盒供不應求,許多中國人只能自求多福。

法新社周四12月22日在中國各地聯繫的十幾家藥店都說發燒藥短缺。

寧夏銀川一家藥店不願透露姓名的僱員在電話中說,"我們已經有一兩個星期沒貨了”[......],“還剩下一些止痛藥,但很少”。然後他表示有客戶在等着,不能繼續通話了。

吉林省一家藥店的僱員告訴法新社:“我剛收到30瓶新的(撲熱息痛),但(已經)賣到只剩13瓶了”,一位女僱員說,“每人只能買一瓶”。

混亂

譯名叫周志成的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會長承認,當局的這些徵用決定使"確保生產成為可能,但在醫院和藥店,物流仍然遠遠不夠流暢[...]"。

他告訴法新社,由於"過度購買"和"兩次訂購","情況有點混亂"。

32歲音譯名叫燕燕的成都人說,"我全家都病了,我買不到發燒藥"。

該報道說,隨着冠狀病毒感染病例在中國成倍增加,主要城市的醫院已經被老年患者填滿。

在上海,法新社周四看到一個急診科走廊擠滿病人,都躺在擔架上靠呼吸機維持生命。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