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德關係

德國外交部建議:不要去中國旅行

在關閉邊境三年後,中國於周日全面放棄新冠清零政策,開放邊境。但德國外交部建議,不要去中國旅行。對入境本國的中國旅客,歐盟多個國家包括德國採取嚴格的檢測規定。中國駐德大使吳懇批評一些歐盟國家“歧視”中國旅客。

2023年1月8日,從中國前往荷蘭機場的旅客
2023年1月8日,從中國前往荷蘭機場的旅客 © ANP MAG / AFP
廣告

據德國電視一台報道,中國開放邊境有利於商務旅行者。但在中國開放邊境前一天,德國外交部建議人們,不要去中國進行不必要的旅行。德國外交部在其網站的一份聲明中寫道,“中國的感染數字目前處於自2020年新冠大流行開始以來的最高水平。”中國的醫療系統已經超負荷運轉,包括提供足夠的緊急醫療服務。德國外交部還在推特上發出了警告。

德國政府已決定,對來自中國的旅客在入境時進行新冠檢測。旅客啟程前必須出示新冠檢測48小時陰性證明。德國和其他國家一樣,也希望對來自中國的飛機廢水進行檢測,以尋找可能出現的新冠病毒變種。

但在中國關門三年後,可能還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使旅行恢復正常。估計暫時不會出現大規模的旅行潮和機場爆滿的情況。目前,從中國飛往外國的航班數量只有新冠大流行前的10%左右。飛機票非常昂貴。中國大使館現在希望再次發放更多的簽證。在此,商務、工作或學習旅行以及探親有優先權。根據中國官媒報道,國際航班數量有望在2023年上半年至少翻一番。

據德國《商報》報道,中國駐柏林大使吳懇指責一些歐洲國家因中國出現新冠大感染而對來自中國的旅行者實行強制檢測是一種歧視。吳懇向《商報》表示,“把矛頭指向他人並沒有解決任何一個問題。”他說,“這種決定必須在科學的基礎上做出。在我看來,這其中也涉及到歧視。我們拒絕這種做法。”就中國自己也要求入境者出示48小時陰性檢測證明的反對意見,吳懇回答說,這些措施並非針對特定國家。

中國自1月8日起全面取消入境中國的嚴格防疫檢查。旅客前往中國,須出示在出發前48小時內進行的PCR陰性證明,但不再需要在大使館單獨申請入境許可,只需出示健康聲明即可。

德國電視一台表示,中國政府放棄新冠清零政策是有道理的,因為感染後病情較輕。但放寬防疫政策後,一股大規模的感染潮席捲中國,讓醫院措手不及。據總部設在倫敦的數據處理公司Airfinity的估計,目前中國每天有250萬人被感染,每天有16600人死亡。根據該估測,中國已有209000人死亡。到四月底,中國新冠死亡人數可能增加到170萬。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