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新冠病毒

IMF:中國經濟增長前景或受疫情與房地產抑制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今天稱,中國今年的預期復蘇應能為世界經濟增長貢獻四分之一的力量,但疫情和房地產行業的不確定性可能會帶來抑制。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標識圖片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標識圖片 © AP - Andrew Harnik
廣告

中國經過三年的嚴厲清零措施,12月取消了的大部分針對新冠病毒流行病的健康限制,仍然削弱了經濟,並在民眾中引起越來越多的不滿。由於病人數量激增,業務恢復艱難。但現在病人數量的持續下降正在幫助經濟恢復。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周五表示,中國取消疫情限制將給世界經濟帶來推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周一提高了對中國的增長預測,稱中國今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將增長5.2%。 該組織預計國內消費將發揮關鍵作用。

據該組織在一份關於中國經濟的報告中說。"中國經濟預計將為今年的全球增長貢獻四分之一的力量。然而,在人口免疫力仍然不足的情況下,新冠疫情仍有 "高度的不確定性"。尤其面對新的新冠病毒變種風險,中國的經濟增長 "仍然面臨壓力",這可能會抑制復蘇。

此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指出,中國正面臨著 "重大的經濟挑戰",例如尚未解決的房地產危機。

房地產行業佔中國GDP的四分之一以上,在2020年新冠病毒大流行後的復蘇中曾發揮了關鍵作用,但此後卻被削弱。

據IMF警告說,全球需求放緩、烏克蘭戰爭的不確定性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是今年中國增長的 "主要風險"。

2022年,中國GDP報告增長了3%。法新社說這是中國40年來最慢的速度之一。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