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體育

港甲老牌球隊集體「打假波」與外圍賭博集團共 23人被捕

繼中國足球壇打貪半年後,香港已有68年歷史的甲組球隊「愉園」,再次被指涉嫌集體「打假波」,隊中包括一名教練和11名球員被捕,而非法外圍賭博集團及相關人士亦有11人被捕,是廉署拘捕人數最多的一次行動。身兼愉園體育會會長的香港足球總會主席貝鈞奇表示,事件有損球壇聲譽,有人更形容為恥辱,但事件涉及較低級別的業餘賽事,相信對本地足球發展影響未必很大。愉園會方六會積植配合當局調查。

廉署揭露有甲組球隊集體打假波,不少球迷到愉園本月最後一場聯賽賽事(小圖)的臉書帖文下留言斥責 2023年5月17日
廉署揭露有甲組球隊集體打假波,不少球迷到愉園本月最後一場聯賽賽事(小圖)的臉書帖文下留言斥責 2023年5月17日 © 麥燕庭提供
廣告

專責反貪的廉政公署昨(16日)午公布,瓦解一個涉及非法外圍賭博的「打假波」集團,拘捕23人,年齡介乎25至36歲,當中包括一支甲組球隊的11名球員和1名教練,以及多名俗稱「艇仔」的外圍賭注收受者,他們其後獲保釋出外候查。據了解,涉案的是本地老牌球會「愉園」,現場所見,昨晚陸續離開廉署總部的,有隊長楊賜麟及雷文廸丶霍斌仁及彭超然等曾參與香港超級聯賽的愉園球員;另外,主教練趙覺超亦有涉案。至於曾在2019至21年效力愉園時被欠薪丶現效力另一港甲球隊的巴西籍外援盧斯安奴亦曾進入廉署,未知是涉案抑或協助調查。

案件源自一宗針對涉案球隊一名球員的貪污舉報。廉署經過一年的調查及搜證後,發現有關球隊超過一半球員在由去年10月開始的本年度賽季中收賄「打假波」,在26場球賽中,18場輸波或和波,部分球賽有「打假波」之嫌。廉署沒有透露涉案球隊名稱,但翻查足總網頁可見,在香港甲組聯賽中,愉園至今出賽26場,當中5場和波丶13場輸波,與廉署已公布的資料吻合。

廉署執行處總調查主任梁穎行昨在記者會上表示,涉案球員會「放水」或消極作賽,並刻意敗於實力較弱的球隊。教練及外圍「艇仔」更會在賽事期間視乎即時賠率變化,進一步以誇張的身體動作暗號溝通,操控賽果。

廉署執行處首席調查主任卓智欣指出,賽事過後,球員會因應在比賽中「打假波」的表現獲相應報酬,每人每場可收取9000至10000港元賄款,涉案者亦會同時經外圍下注「雙重獲利」。他補充,球會管理層對事件並不知情,形容他們亦屬事件受害者。

足總主席貝鈞奇今早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事件有損球壇聲譽,但港超聯賽事已採取措施打擊「打假波」,包括安排國際機構監察賽事,不法分子可能因而選擇在其他較低級別的賽事行賄,因為有關賽事場地較為分散,只有部分賽事有監察員在場。他表明,現時難以做到所有賽事均派員監察,但強調,足總對「打假波」是採取「零容忍」態度,一直希望可以斬草除根,就是抽出幕後主腦和策畫者,而不是光罰球員。

對於有意見指本地球員待遇欠佳,每場賽事只有數百元收入,部分球員更只有車馬費,增加球員受賄誘因,貝鈞奇認為,「打假波」事件與球員薪酬低並無直接關係,因為甲丶乙丶丙組聯賽的球員屬業餘性質,本身有正職,不計較報酬,只是部分球員貪圖利益,做出不法勾當。

不過,教育大學健康與體育學系副系主任雷雄德對貝鈞奇指球員為興趣參賽的說法,不敢苟同,指年輕人的想法與老一輩不同,為錢多於興趣,可能有人因此挺而走險。他促請教育當局加強對青少年的操守品德培訓,並擴闊足球產業發展,如此才可發展出公正的制度,期望社會檢討今次事件帶出的體育和教育政策深層次問題。

香港近年爆出多宗「打假波」案,在1950年成立丶1955年首次作賽丶並曾贏得足總杯的愉園,曾牽涉其中兩宗。較近期一宗發生在2014年1月的愉園對晨曦的賽事中,克羅地亞籍外援沙沙麥斯被指打假波而裁定串謀詐騙罪成,判囚12個月;愉園副領隊梁倬軒在同場賽事中透過賭波網站下注4.3萬元,承認違反賭博條例而被判罰款4000元。另在2009年,愉園國援球員於洋因向對手球員行賄以便對方讓他入一球,遭判囚10個月。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