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國際/經濟貿易

歐美政要企總紛紛拜訪北京 日本低調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實現訪華,中美兩國已開始通過對話穩定關係。伴隨美國拜登政府的動向,美歐經濟界和歐洲主要國家的首腦已經開始陸續前往中國“拜訪”。原因是中國作為巨大市場和主要製造基地的吸引力並未褪色。但日企低調沒有跟進。

關於中國經濟報道圖片
關於中國經濟報道圖片 © AFP - GREG BAKER
廣告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稱,美歐經濟界密集訪華,日企低調。

美國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6月16日在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了會談。他在博客上透露這是4年來首次訪華。再看產能的4成(75萬輛)由上海工廠承擔的美國純電動汽車(EV)廠商特斯拉。5月底,該公司首席執行官(CEO)埃隆·馬斯克3年來首次訪問了中國。

美國最大銀行摩根大通的CEO傑米·戴蒙5月底訪問了上海,他表示不會停止對中國市場的投入。

美國蘋果CEO蒂姆·庫克、美國半導體廠商高通CEO克里斯蒂亞諾·阿蒙、英特爾CEO帕特·基辛格等人也已陸續訪華。

據美國商務部統計,2022年中美貨物貿易總額比上年增加約5%,達到約6900億美元。

歐洲企業也不甘落後。歐洲國家首腦的高層營銷也很積極。法國總統馬克龍4月率領空中客車的首腦等企業界人士訪華,受到中方的隆重接待。另外,德國總理朔爾茨也帶領企業代表團於去年秋季訪問中國。6月20日,中國總理李強率領的訪問團訪問德國,討論了經濟合作問題。

日本經濟新聞稱,中國政府的最高領導層和部長級官員先後與到訪的美國經濟界人士見面等,強調了歡迎的態度。在疫情後經濟復蘇緩慢的背景下,中國對於美國主導的對華包圍網日益產生危機感。要打破包圍網、保持穩定增長,離不開外資的投資和技術。

但日本企業顯得消極。從公開首腦訪問消息的日本企業來看,除了由會長東原敏昭與社長兼CEO克里斯托夫·韋伯出席3月在北京彙聚全球企業經營者的論壇的日立製作所和武田藥品工業之外,僅限於日產汽車等。

實際上,日本的電機企業和商社等有更多的企業高層實際到訪當地,但日本企業的中國法人高管坦言:“除了面臨日本國內反彈的風險之外,中國方面也建議最好低調行事”。

安斯泰來製藥的中國當地法人的日籍高管被扣的問題尚未找到解決頭緒。圍繞半導體領域和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處理排海問題,中日兩國的對立仍在持續。

日本經濟新聞稱,從日本首相訪華來看,自2019年時任首相安倍晉三之後一直未實現。日本首相岸田文雄6月18日曾表示“將考慮訪華”。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