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經濟/菜籃子

疫情後復蘇放緩,中國消費者收緊錢包

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三(8月9日)表示,7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0.3%,而路透調查的預測中值為下降0.4%。這是自 2021 年 2 月以來的首次下降。

北京一個農貿市場,2023年8月9日.
北京一個農貿市場,2023年8月9日. © TINGSHU WANG / REUTERS
廣告

分析認為這是由於中國疫情後經濟復蘇步伐放緩,中國消費者需要收緊錢包。

路透社分析也認為,由於國內外需求減弱以及一系列支持經濟的政策未能提振經濟活動,中國的疫情後復蘇在第一季度強勁開局後已經放緩。

記者前往北京一個菜市場看看蔬菜水果肉類價格。

採訪者中有一位先生是餐館工作人員,周四(8月10號)午餐時間他去了北京市中心的一個菜市場,但沒有買任何東西,並表示由於抵押貸款和養孩子成本,需要謹慎消費。

北京菜市場
北京菜市場 REUTERS - TINGSHU WANG

中國通貨緊縮引起高度關注,與通貨膨脹相反,通縮意味着商品和服務價格下降。從字面上看似乎是對購買力是件好事,但實際上卻暗藏對經濟 的威脅。具體說就是消費者不再消費,或者等待進一步降價而推遲購買。 在沒有需求或需求降低的情況下,企業被迫削減產量,進一步打折以清理庫存,同時凍結招聘或裁員。導致經濟學家所稱的螺旋式下降局面的風險。

據華爾街日報分析,危險在於,如果價格下降的預期變得根深蒂固,就會進一步削弱需求,加重債務負擔,甚至使經濟陷入一個使用中國政策制定者慣用的刺激措施難以擺脫困境的陷阱。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