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柏林晨郵報》:中國經濟急速增長的時代結束了

中國經濟始終是德語媒體關注的重大話題。不久前,媒體還時常對中國經濟持肯定和積極態度。但在中國青年失業問題和中國房地產危機曝光後,再加上美國總統拜登稱中國經濟為“定時炸彈”,不少媒體開始轉向。

Le logo de la compagnie immobilière Country Garden Holdings, détenu en majeure partie par Yang Huiyan. La société est en grande difficulté financière.
Le logo de la compagnie immobilière Country Garden Holdings, détenu en majeure partie par Yang Huiyan. La société est en grande difficulté financière. © AFP
廣告

德國《經濟周刊》認為,對中國目前的問題措手不及的投資者沒什麼可抱怨的,他們犯了一個重大錯誤。中國曾經是新興市場中最有前景的投資對象。但自至少兩年以來,中國變成了不可能投資的地區。現在,每天都有壞消息從中國傳來。最新消息是,房地產巨頭恆大無法償還其在美國的債務。房地產危機,通貨緊縮,美國政府的對華新制裁:負面頭條新聞列表越來越長。中國經濟陷入全面危機的可能性越來越大。但任何投資者都不應對這一發展感到驚訝,因為警告信號已經夠多了。房地產危機已經持續了至少兩年。自新冠疫情以來,中國經濟一直疲軟。而世界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之間的經濟戰爭對任何人來說,也都不再是新鮮事了。中國經濟每況愈下,不能為此責怪美國人及其制裁。讓我們回顧一下:2021年,中國政府對互聯網行業的干預引起了投資者的恐慌。此事清楚地顯示,對投資者的保護和投資者的權利對他們來說是一文不值的。如果誰現在還繼續向中國投資,那他只能自取其咎。

《柏林晨郵報》認為,恆大破產只是冰山一角。儘管恆大破產不會引發全球金融危機,但人們不應該為此感到安定。中國經濟每況愈下。自今年以來,青年失業率連創負新高,最近更是高達21%。外商直接投資也處於上世紀90年代以來最低水平。取消清零政策後,人們對中國經濟回歸正常抱有希望。但中國經濟短暫回升後,很快就無力了。人們對中國市場的信任在喪失。儘管如此,恆大的破產和2008年的雷曼破產不可同日而語。中國經濟陷入癱瘓是肯定不會出現的。現在傳出的是另一個信號,即中國經濟飛速增長的時代徹底結束了。

瑞士《新蘇黎世報》認為:面對危機,中國領導層沒有作為,因為他們處於兩難境地。一方面,政府希望像過去一樣消除債務融資泡沫的基礎,從而避免對陷入困境的企業採取影響深遠的救援行動;另一方面,他們又必須扶持一個其崩潰可能會使整個中國經濟陷入動蕩的行業。結果是,暫時什麼作為都沒有。看起來,中國政府越來越像是在危機中徘徊,而不是在推行嚴格的經濟政策。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