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經濟

香港首次失落加國智庫的全球最自由經濟體榮譽 料評分續跌

根據加拿大智庫菲沙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的《世界經濟自由度2023年度報告》,新加坡以 0.01分之差超前香港,成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令香港首次失去該報告刊行26年來的榜首之位,主因是中國對香港實施新的嚴厲政策和香港司法獨立的信心度下降。該智庫預期,隨着北京繼續收緊香港自由,香港評分會持續下跌。過往多次對報告表示歡迎的香港政府,今次批評報告對《港區國安法》及司法獨立等質疑是偏頗或毫無事實根據,並循此質疑年報結論的公正性。

2020年6月29日,香港維多利亞港。
2020年6月29日,香港維多利亞港。 REUTERS - TYRONE SIU
廣告

這是香港失落的第二個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在此之前,連續 25年蟬聯美國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訂定的經濟自由度指數首位的香港,於2020年失落冠軍之位,同樣輸給新加坡;翌年更被基金會剔出指數評分,與澳門一起列入中國評分。基金會當時解釋,指數只計算擁有經濟主權的獨立經濟體,但香港在經歷 2019年的抗議後,北京對香港政策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菲沙研究所昨(19日)發布的2023年排名,引用的是 2021年165個經濟體的數據,而香港的整體評分是 8.55分,較去年跌 0.04分。年報解釋香港歷史性失落最自由經濟體桂冠時指出,中國政府在港引入重大的入境壁壘丶限制聘用外地勞工以及營商成本增加,令香港在「監管」大項少了0.25分;與此同時,軍事干預(military interference)法治加劇,以及對司法獨立和香港法院的信心受損,亦令「法律制度和產權」減少 0.2分。

至於所謂「軍事干預」,年報稱是量度軍事勢力干預政治的程度,認為軍事勢力並非民選,會削弱政府問責。

報告總結稱,往年已提及香港經濟和其他自由度下降敲響了警鐘,尤其是2021年實施的《港區國安法》,而香港的評分跌幅遠超全球平均跌幅,可見很大程度與北京對香港實施新的嚴厲政策有關,並非純因防疫措施。研究團隊分析,北京打壓異見人士,以及加強控制私人市場,無可避免削弱經濟自由度,預計將拖累香港的評分在未來幾年進一步下跌。

港府強調香港仍位居自由前列

港府回應時,突顯香港仍然位居前列,指在五個評分大項中,香港於「國際貿易自由」繼續排首位,「監管」排第三位,「政府規模」雖降至 21位,但評分上升,排名則與「法律制度和產權」相同,而「穩健貨幣」則名列 12位,較去年升一位。

發言人接着在近二千字的回應中逐點反駁菲沙研究所的指控,稱「監管」大項評分下跌所指的三個指控均與事實不符,對年報說法表示失望,又強調政策沒變。對「中國軍事干預香港法治」之說,發言人直指是「完全虛構及違反事實」,而「對司法獨立和香港法院公正性的信心削弱」一說,發言人重申,香港的司法制度一直深得國際社會推崇,又指報告對《港區國安法》執法情況的評論,實屬偏頗,「 令其結論的公正性成疑。」

台灣大幅升至 11位  中國則排 111位

根據《世界經濟自由度2023年度報告》,新加坡超前香港成為最自由經濟體,除了香港評分下跌之外,新加坡的卓分亦上升了 0.06分,主因是政府規模和監管改善。

在星丶港兩地之後,經濟自由度排名第三至第十的國家分別是瑞士丶新西蘭丶美國丶愛爾蘭丶丹麥丶澳洲丶英國及加拿大。

另外,台灣由去年的第 24位大幅攀升至今年的第 11位;中國大陸上升五位至排第 111位;日本跌八位至第 20位;南韓則以 7.47分排第 42位。

至於最不自由的經濟體,最後五位分別是也門丶蘇丹丶敘利亞丶津巴布韋,以及「包尾」的委內瑞拉。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