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英語

中國頂尖大學取消英語考試 能鼓動成輪到外國人學中文?

中國頂尖大學取消英語考試,此舉受到民族主義者的歡呼。讚揚的人現在要求中國其他大學也跟進。中國網紅稱,英語很重要,但隨着中國的發展,英語不再那麼重要了。應該輪到外國人學中文了。

關於英語的報道圖片
關於英語的報道圖片 © 網絡照片
廣告

據CNN報道稱,中國西北的一所頂尖大學取消了英語考試作為畢業必須條件,此舉重新引發了關於世界通用語言在中國教育體系中的作用的激烈爭論。

陝西省省會西安交通大學在周三的一份通知中表示,學生將不再需要通過全國標準化英語考試,也不再需要通過任何其他英語考試,即可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

這一消息在社交媒體上引起了轟動,許多人稱讚這一決定,並呼籲更多大學也這樣做。到周四,相關標籤的瀏覽量超過3.5億。

通過大學英語考試是一項於 1987 年首次舉行的國家標準化考試,幾十年來一直是大多數中國大學的畢業要求,儘管政府從未將其作為官方政策。這種普遍做法突顯了中國大學對英語這一世界主要學術和科學語言的重視,尤其是在毛澤東時代的文革動蕩之後, 這個曾經封閉、貧窮的國家正在開放並渴望趕上發達國家。

但近年來,一些大學降低了英語的重要性,要麼用自己的考試取代國家大學英語考試,要麼像西安交通大學那樣,完全放棄英語資格作為畢業標準。

“英語很重要,但隨着中國的發展,英語不再那麼重要了,”一位擁有600萬在線粉絲的民族主義影響者在該大學宣布這一消息後在微博上發帖 表示。這位網紅說道,“應該輪到外國人學中文了。”

CNN稱,此次解除英語考試之際,中國在習近平的領導下變得更加民族主義和內向,習近平呼籲中國增強“文化自信”並抵禦“西方影響”。在學校和大學裡,教師被禁止使用西方教科書或談論民主、新聞自由和司法獨立等“西方價值觀”。

課堂上的英語教學也出現了降級。在中國最國際化的城市上海,當局於 2021 年禁止小學舉行英語期末考試,理由是需要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一些立法者和政府顧問還提議取消英語作為學校和大學入學考試核心科目的地位。

相比之下,海峽對岸的台灣政府已經推出了到2030年實現雙語化的計畫。

冬奧會前夕,北京地鐵英文名稱被羅馬拼音中文名稱取代2001年,中國將英語列為中小學必修科目,同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當時,中國教育部稱讚這一要求是中國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國家戰略的一部分。

對於一些傾向自由主義的中國人來說,英語的降級象徵著中國的內向化和意識形態控制的收緊。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