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恆大集團

恆大停牌兩日後復牌 股價半日升16% 評論料政府不想拖跨恆大和內房市場

在掌舵人許家印上周宣布被捕後停牌的恆大集團和恆大物業,股票不能買賣兩天後,於今(3日)早復牌,股價在開市後不跌反升,但其後個別發展,恆大半中升16%,恆大物業則跌約 2%。股評人認為,當局容許恆大迅速復牌,應是不想拖跨恆大和整個樓市,亦相信問題根源不在恆大本身,將公司與許家印分割處理,但對公司後續發展則大多表示不樂觀。另外,同系一起停牌的恆大汽車今早發出公告,繼續停牌以待刊發內幕消息。

位於中國深圳的恆大集團總部。攝於2021年9月26日。
位於中國深圳的恆大集團總部。攝於2021年9月26日。 REUTERS - ALY SONG
廣告

香港股市 10月開局低開,恆生指數競價時段報17546點,跌263點,跌幅1.48%;其後跌幅擴大,曾跌超過 510點,低見17294點,創逾十個月新低。不過,復牌的恆大股價則逆市上升。

中國恆大丶恆大物業在開市後曾分別升約 42%和 13%;但隨後則個別發展,中午收市時,恆大升幅收窄至近16%,股價報 0.37港元;而恆大物業則迅速回落,最多倒跌逾8%,半日跌1.7%,股價報 0.58港元。

股評人對恆大和內房不樂觀

記者出身的兩名股評人對恆大復牌不趺反升並不意外,當中,範巧茹在網台節目中指出,當局讓恆大復牌,應是有後着或政策支持。但問題是恆大債務甚巨,停牌前的三大公司合共市值只有167億港元,但卻背負190億美元債務,負債是市值的8倍以上。

另一獨立股評人熊麗萍亦在網台指出,當局讓恆大如此快便復牌,應是知道恆大本身沒有問題,把主事人和公司分開處理,以免拖跨恆大;若不讓恆大復牌,中國民眾對內房會更沒有信心,故復牌除了可以令公司可以套現外,還可讓已買入恆大股票的民眾「脫身」,其他股民則對內房股仍可抱持「有得博」的心理。但她補充,短期不看好內房股。

她續稱,主事人許家印被捕已是恆大的最壞消息,故復牌後股價會上升。熊麗萍相信,恆大仍可營運下去,但關鍵的債務問題則難以解決。

但另一獨立股評人晉佳認為,恆大復牌股價上升與其復牌時間比預期早和在國慶長假期港股通休市期間復牌,有利短線炒作有關。他向《星島日報》解釋,恆大已不在港股通名單中,但港股通仍持有逾 8%恆大股權,因此在港股正常交易時間,港股通技術上只能沽而不能買恆大,對股價相當不利,在沒有港股通沽壓和貨源較歸邊的情況下,股價復牌首日故能大幅反彈,預料股價稍後會重拾跌勢,相信恆大的實質價值遲早「歸零」。

停牌兩天的中國恆大和恆大物業昨(2日)晚發出公告,兩公司的董事會均表示,目前不存在需要公布的其他內幕消息,故已申請於今日起恢復買賣公司股份。恆大物業在通告中提及「本公司經營狀況正常」,而恆大通告則未有此句。

中國恆大上周四(9月28日)證實,公司執行董事及董事會主席許家印因涉嫌違法犯罪,已被依法採取「強制措施」;恆大系三大股份中國恆大丶恆大汽車及恆大物業在翌日開市前停牌,直至另行通知。

這不是恆大首次停牌,對上一次是在去年3月21日起停牌,停牌超過 500天後,於今年 8月28日復牌,復牌後股價大跌 78%,但其後大幅起落,股價可以相差4倍。

許家印出事新版本:擬在美尋破產保護

至於許家印為何被捕,《華爾街日報》早前曾引述消息人士稱,中國當局正在調查許家印是否透過「技術性離婚」讓「前妻」丁玉梅將數百億元股息轉移出境。擁有加拿大護照的丁玉梅據聞已於 7月底離開香港,目前去向未明。

但許家印案昨日出現另一版本,曾任政協的創維集團創始人黃宏生上載短片,指許家印透過發債把資產在美國換成私人資產,然後在美尋求破產保護,企圖把債務扔給中國,保留在美的私人資產,「犯了大忌」,當局被迫出手。他形容,許是利用中美對抗來解套債務,是「與中國人民丶與國家為敵」。

他又指出,恆大早於2021年出事,「欠了3個7000億(人民幣,下同),包括銀行丶供應商及業主各7000億」。他說,國家將所有法律訴訟,歸結到廣東省高級法院,其他法院都不得受理,就是希望給他時間解決債務糾紛,形容國家對許「保護非常明顯」,但許不珍惜,是「自毀滅亡」。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