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經濟

中國連續通縮三個月 去年通脹率創 25年新低 生產成本跌3%

中國12月反映通脹的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收縮0.3%,令中國連續三個月陷入通縮,但全年計,中國CPI上漲0.2%,遠低於國務院預期的3%年漲率,亦是中國自2009年以來最低的通脹率。與此同時,反映生產成本的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更大跌3%。

La Chine tente d'enrayer la flambée des prix.
La Chine tente d'enrayer la flambée des prix. Reuters/Stringer
廣告

居民消費物價指數連跌三個月,是2009年10月以來連續收縮時間最長的一次。面對廿五年來最低的通脹率,上海保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Zhiwei Zhang)向路透社指出,消費疲弱,意味通縮對中國經濟的壓力依然存在,房地產將持續困擾經濟。另外,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楊宇霆說,中國需要採取大膽行動,以打破通貨緊縮周期,否則將陷入消極的螺旋式增長。他相信,人民銀行可能很快會推出寬鬆措施,包括可能降息和降准。

一般而言,當一個經濟體連續兩季通脹率出現負數時,便被視為處於通縮時期。一旦進入通縮期,當地的實際利率會被推升,投資活動所產生的實際收入也會減少,令企業的投資意欲下降。

中國國家統計局今(12日)早發布去年12月的最新數據,指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按年下降0.3%,優於市場預期下跌的0.4%;其中,城市下降0.3%,農村下降0.5%。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解釋,上月受寒潮天氣及節前消費需求增加等因素影響,CPI 按月由降轉漲,按年降幅收窄;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則按年上漲0.6%,漲幅保持穩定。

另外,國統局公布,12月的 PPI 按月跌幅略為收窄0.3個百分點,按年下降2.7%,遜於市場預期下跌2.6%。全年PPI下降3.0%。董莉娟指出,受國際油價繼續下行丶部分工業品需求不足等因素影響,上月PPI較11月下降,按年降幅則收窄。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