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減碳

研究預警中國可能無法完成明年減碳目標

周四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中國可能無法在2025年之前實現中國的主要氣候目標,法新社稱原因是中國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增加以支持疲軟的經濟。

L'eau est libérée du barrage de la centrale hydroélectrique de Baihetan dans le comté de Ningnan, dans la province du Sichuan, au sud-ouest de la Chine, le 27 juin 2021.
關於中國的氣候變化報道圖片 © AP/Jiang Wenyao
廣告

中國是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承諾到2030年穩定或減少排放,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作為巴黎氣候協議的一部分,中國還承諾實現一系列過渡目標。 中國必須確保到 2025 年 20% 的能源須來自化石燃料的替代品,並降低經濟的碳強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與其 GDP 的比值)。

但總部位於芬蘭的獨立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 (Crea) 的一份報告強調,中國在 Covid-19 大流行後經歷的能源密集型反彈意味着“所有這些目標在 2023 年之後都嚴重無法實現”。

據Carbon網站上發布的報告稱,去年中國電力行業的碳排放量增長了5.2%,去年北京燃燒了更多煤炭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電力需求。

不利的天氣條件也加劇了這一問題。 中國一系列乾旱使水力發電量降至二十多年來的最低水平。

因此,據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Crea 研究人員估計,北京必須將排放量“創紀錄地減少”4% 至 6%,才能實現中國曾宣布的 2025 年碳強度目標。

然而,據報告說,如果中國繼續增加去年創紀錄的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明年仍然可以實現部分目標。

法新社說,自2022年底取消疫情期間實行的嚴格限制以來,中國一直在努力加強經濟增長。中國稱去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為 5.2%,則是幾十年來最弱的增長率之一。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