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美國擊斃蘇萊曼尼 中東緊張局勢升級

發表時間:

聽眾朋友,伊朗革命衛隊的精英部隊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少將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遭美軍炸死。此舉究竟會對中東格局產生何種影響?伊朗會與美國開戰嗎?國際形勢又將發生什麼重大變化?伊朗駐聯合國大使馬吉德•塔赫特-拉萬希表示,美國殺死萊曼尼,此舉是戰爭行為。伊朗總統魯哈尼說,美軍的暗殺只會讓伊朗反抗美國的決心更堅定。

美國擊斃蘇萊曼尼
美國擊斃蘇萊曼尼 路透社
廣告

伊朗國家安全委員會1月3日在德黑蘭舉行會議討論如何回應蘇萊曼尼被暗殺後發表聲明,表示回應將在適當時間和地點進行,而報仇將是沉重而痛苦的。委員會表示,對回應暗殺行動做出了必要決定,美國政府將對其冒險承擔責任。委員會說,暗殺聖城旅軍官是美國在中東犯下的最大的戰略失誤。聖城旅是伊朗革命衛隊的下屬組織。

金融時報的文章指出,美國國防部直接指責蘇萊曼尼策畫了“過去幾個月對駐伊拉克聯軍基地的有組織襲擊  包括12月27日的襲擊”。還指控蘇萊曼尼是該地區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美國和伊朗在該地區的競爭對手都捲入了這些戰爭。華盛頓智庫保衛民主基金會的首席執行官馬克•杜博維茨稱針對蘇萊曼尼的襲擊“比擊斃奧薩馬•本•拉登更重要”。他補充稱,這位指揮官的經驗、知識和資源使他成為伊朗真正的外交部長,對伊朗而言“幾乎無可替代”。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中東項目主任阿爾特曼認為,伊朗一定會做出回應,讓自己站在未來幾年美國外交政策考量的最前沿。而美國也將被拖入十多年來五角大樓一直試圖逃脫的陰影戰中。他說,採取這一行動的結果是,美國將在軍事上進一步困於中東,儘管特朗普總統宣誓要離開該地區。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周五發推文說,美國“承諾讓局勢降溫”,並表示已分別同英國外長拉布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通電話,就蘇萊馬尼事件進行討論。蓬佩奧寫道:“讓人欣慰的是,我們的盟友也同意伊朗聖城旅構成了持續的具侵略性威脅。美國方面,仍然承諾讓局勢降溫。”

就伊朗與美國是否可能爆發戰爭一事,《紐約時報》的分析文章稱,伊朗利用“非對稱能力”做出報復的最大風險是,伊朗的行動發展到一定程度會迫使美國對伊朗發動直接攻擊。分析人士擔心,這會引發直接的、持續性的戰爭。《紐約時報》的文章還指出,伊朗馬上對美國發動核打擊的可能性不大。報道說,根據國際核查人員,伊朗核試驗計畫處於休眠狀態。即便伊朗試圖衝刺研製出一個可以使用的核彈頭,它也不會在一年或一年以上的時間內獲得。報道又說,不過,美國可能會感到壓力,會提早打擊伊朗的核基礎設施。而伊朗可能會感到壓力,要求它重啟研發核計畫。《紐約時報》還認為,蘇萊曼尼的死亡可能會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恐懼是被誇大了。報道說,俄羅斯和中國可能會強烈反對美國發動襲擊,但是,就像他們不會幹預美國入侵伊拉克或推翻利比亞政府那樣,中俄也不太會介入美國與伊朗的衝突。

《星島日報》發表題為“美擊殺伊猛將 推中東向戰爭邊緣”的評論文章,稱自特朗普上台以來,因與以色列、沙特極度親密,又覬覦伊朗石油,毫不掩飾對伊朗的敵意,並單方面撕毀美伊之間核協議,將兩國關係推向戰爭邊緣。評論指出,在這敏感時刻,一點小小的火花也可將兩國推向戰爭,美伊理應更審慎克制,但特朗普卻找借口襲殺了蘇萊曼尼,挑釁意味極濃。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已表明會嚴厲報復,估計伊朗除針對美國在伊拉克的軍民外,亦很可能對與美國利益緊密的以色列、沙地等,作出報復行動。中東局勢未來可能進一步惡化還有另一原因:今年是美國總統大選年,爭取連任的特朗普有需要展示個人之硬朗,以爭取選民支持,伊朗若採取強硬報復,特朗普只會更強硬反擊,而非試圖緩和局勢,令美伊爆發軍事衝突機會急升。新年伊始,中東局勢已變得戰雲密布,為世界平添陰霾。

另外,日本最大在野黨主席枝野幸男周六說,美國狙殺伊朗重要將領,極度升高中東地區緊張情勢,非常令人擔憂,在這種情況派遣日本自衛隊前往中東海域是否合適,須在國會進行根本性議論。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