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世界報

以色列和阿聯酋達成歷史性和解的原因

發表時間:

以色列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達成歷史性的和解,根據在白宮主持下達成的協議,以色列和阿聯酋關係正常化,作為交換,以色列暫停吞併部分巴勒斯坦被佔領土。這是周五下午出版的法國世界報的頭版頭條內容。

法國世界報
法國世界報 RFI
廣告

法國世界報寫道,突然,歷史就來敲門了!以色列和阿聯酋於8月13日星期四承諾要讓兩國的關係正常化。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天晚上宣布了這一消息。

“全面和正式的和平”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似乎有點被搞得措手不及的樣子,他匆忙離開了有關新冠疫情的部長級會議,並發表電視講話。在講話中,內塔尼亞胡表現得他是沿着他的前任拉賓和貝京的足跡的,這兩位前任分別在1979年和埃及以及1994年與約旦簽署了和平條約。

內塔尼亞胡希望的是,在發展經濟的基礎上實現“全面和正式的和平”。他表示,“真正的和平是產生於力量之上的。只有這樣才能持久”。但是,他也表示應該相對的來看,周四公布的協議應該能夠帶來相互承認,互設大使館,以及直航。但是,周四公布的協議並不是一個和平條約,這和特朗普宣布的是相反的。

以色列和阿聯酋都希望制止伊朗和土耳其的影響力

世界報指出,與埃及和約旦不同,阿聯酋從來沒有和以色列進行過戰爭。阿聯酋自2010年代以來,就是海灣地區不能繞過的軍事強國,和以色列保持着緊密而低調的關係。最近五年來,他們在情報領域都強化了自己。

世界報表示,以色列和阿聯酋之所以和解,是因為這兩個國家有着共同的利益,都希望制止伊朗和土耳其在這一地區的影響力,而美國減少在中東的軍事力量,又加快了兩國和解的步伐。

根據以色列、阿聯酋和美國的三方公報,以色列和阿聯酋關係正常化,作為交換,以色列承諾,“暫停”吞併1967年以來佔領的部分巴勒斯坦領土。

世界報指出,吞併是內塔尼亞胡一年多以來所承諾的。在這一點上,各方的期望是不同的。對於阿聯酋強人阿布紮比攝政王穆罕默德·本·紮耶德來說,協議應該讓吞併徹底“停止”。可協議提到的是一個簡單的“建立雙邊關係的路線圖”,這表示,如果以色列不履行其承諾的話,這一進程將是可以逆轉的。

至於內塔尼亞胡,他星期四晚上說,他沒有放棄他自己的吞併計畫。但是他不希望在沒有美國支持的情況下冒這樣的風險。

法國世界報指出,對於約旦河西岸的以色列定居者來說,只有土地才重要。現在的協議,對他們來說,就好像胸口上被刺了一刀。對於極右派的不滿,內塔尼亞胡可能認為,與一個著名的阿拉伯國家和解,將會受到絕大多數公眾輿論的好評。何況,這一協議並沒有對巴勒斯坦人作出任何具體的讓步,也沒有對佔領制度做出任何的改變。

那麼,今後,這些聲明和協議將在什麼樣的條件下以什麼速度實施呢?三個國家都沒有提供具體的信息。根據他們的新聞稿,以色列和阿聯酋應該在未來幾周內開始考慮有關旅遊,電信,能源和環境等領域投資的未來雙邊協議。特朗普還希望在三周之內讓內塔尼亞胡和阿聯酋高級代表在白宮正式簽字。

背後給了一刀

法國世界報還表示,阿聯酋和以色列和解,對以沙特前君主命名的“阿卜杜拉計畫”可能是致命的,這一計畫自2002年以來就確定了阿拉伯的共同立場,其條件是,與以色列的關係正常化,取決於能否以1967年的邊界建立巴勒斯坦國,並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

在巴勒斯坦一邊,巴勒斯坦人周四似乎驚呆了,他們沉默了近三個小時。哈馬斯首先譴責說阿聯酋在背後給了一刀。拉馬拉當局則最終以簡單的聲明譴責這是“對耶路撒冷的背叛,對巴勒斯坦事業的背叛”,並呼籲召開阿拉伯聯盟緊急會議,還宣布撤回其駐阿布紮比的大使。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