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日本政府內閣上周發表的今年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速報,說明包含物價變動因素的名義GDP比第一季度減少0.9%,換算成年率為負增長3.7%,不僅是所有發達國家中,除了還未公布統計的加拿大外,最低的經濟增長率,而且更重要的是首次在統計數字上GDP被中國超過,從而證實了中國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日本淪為第三的地位。

廣告

在日本,官民都非常平靜地看待這個終於到來的事實,就像久聞了轟轟雷聲,終於看到了下雨的人。首相菅直人度過了暑假回到首相官邸上班時,表示關切,但沒有更多的反應。他說:“包括彙率問題在內,我認為有必要深切關注。”菅直人以外的財務、金融、國家戰略大臣的反應也顯示關注日元升值的彙率比GDP本身更多。不過一周來,菅直人政權並未採取任何措施,菅直人周一與日本央行總裁白川方明電話討論後,決定目前還是觀望日元升值。

事實上,菅直人和他的內閣大臣們正在為民主黨9月14日黨代表選舉忙亂。菅直人要力爭連任黨代表,以維持他的政權,但企圖復辟的前黨幹事長小澤一郎目前也蠢蠢欲動,加大了菅直人危機感,也生出了民主黨內訌的危機。菅直人政權,或者說日本走馬燈式的政權更迭模式,令幾乎所有的政權都缺乏從長計議的打算、無心關注經濟。日本大型保險公司-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主席研究員永浜利廣說,如果政府和央行什麼也不做,日本經濟衰退會更嚴重:“現在牽引日本經濟增長的是出口,可是第二季度的GDP內容分析來看,都是4月份在起作用,5、6月份出口減少,因為日元大幅升值。如果政府和央行什麼應對都沒有,那麼日元會繼續升值,今年下半年日本出口就會很差,經濟會大幅衰退。”

現在日本像永浜這類經濟研究員還憂慮,日本沉溺到哪裡才能喘定。日本議論中國超越、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的話題也沒幾年,就在今年春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世界金融機構發表的預測中,肯定指出中國超越日本就在今年。
但《朝日新聞》4月發表一項對5000多日本人做的民意調查說明,不介意日本淪為世界經濟第三位的被訪者超過半數,有53%,多於介意的47%。其中不介意的最大理由是日本應該探索經濟大國以外的道路,其次是憂慮國家財政破產、GDP與國民生活無關、輸給人口眾多的中國實屬必然等等。而介意的最大理由是如此發展下去,日本經濟前景令人不安,其次是這反映了時代的轉換、輸給中國很懊惱、失去維持了長年的地位感到寂寞等等。

該調查還提出“中國的經濟增長對日本是不是威脅”的問題,回答是的人佔48%,大幅高於回答不是的19%,但回答說不上的人也有33%。問卷還有“你有沒有以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為榮”的問題,回答沒有的最多,為41%,比30%回答有的人多。此外還問了“GDP與生活富裕有關嗎”,結果33%回答無關的和44%回答說不出來的,大幅高於23%說有關的人。於是調查又問“哪些是取代GDP的幸福指數必要的因素”,回答健康的人最多,有3084人,其次是安定的職業。介於3000至2000人之間指出的因素依次是環境、治安、教育、收入,而認為最不影響幸福的因素依次是結婚與否、朋友多寡和平均壽命,只有不到200人。

《朝日新聞》引用一名59歲的琦玉縣民的話說,他去西班牙旅行時,導遊說西班牙的公務員月薪雖低,但也有別墅。於是這名快要退休的人不由地想到底什麼才是富裕。另一名東京的51歲公務員說:“從溫哥華冬季奧運會的金牌數就能感覺到國勢差異,一個金牌都沒拿到、全民只會一起舔傷口的日本,經濟上也一樣沒贏的可能”。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