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當日本是否加入TPP(環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談判的爭論最終向政治金字塔的尖端推進、首相野田佳彥預定周四在動身前往夏威夷出席亞太經合組織峰會前宣布他的政治決斷時,一直旁觀的中國按捺不住了。先是新華社、央視等開始評論TPP,接着本周一中國商貿部副部長助理俞建華召開了記者會說:“確實到目前為止,沒有受到任何國家或者組織的人給我們發出加入的邀請。要處理好TPP內的國家和TPP外的國家之間的關係,也就是說TPP應該是開放的、包容的,而不是排他的這麼一個貿易安排。”

廣告

中國的警告立刻給日本爭論是否加入TPP談判添加了政治味,令爭論變得複雜。上周的日本專題“二十一世紀日本的開國論戰”已說過,日本對加入TPP談判的對立意見主要是基於利益權衡,但中美兩國對TPP的想法顯然不這麼單純。

TPP原來是06年亞太經合組織里新加坡、智利、文萊、新西蘭4個成員國之間簽訂的一項多邊自由貿易協定。伴隨亞洲矚目的經濟發展,亞洲出現的東盟加中日韓三國等地區性機構、甚至還有東亞共同體的倡議,美國開始憂慮被排除在亞洲之外,而且中國對亞洲的影響力也上升到美國不可忽視的程度,加上美國金融危機令內需衰退,需要開拓國際市場,09年美國總統奧巴馬在新加坡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峰會上,宣布加入TPP談判,並因財大氣粗,美國逐漸主導了TPP成員和談判國框架,並把TPP改造成工農業產品、金融、投資規定、服務業、人材交往、知識產權等多方面原則上廢除關稅的高自由度多邊開放結構。然後美國拉進了澳大利亞、秘魯、越南、馬來西亞加入談判,使得TPP現在有9個成員和談判國。去年起,美國力邀日本加入談判,如果日本加入,TPP的國內生產總值將達到22.3萬億美元,佔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5.5%,是世界最大的自由貿易區,而且日美兩國的GDP在TPP成員和談判國的框架內佔9成,將奠定美國在亞洲的重要地位。

中國密切關注演變後的TPP,也從未表明不加入,但俞建華的話顯示美國在排除中國,而其他成員和談判國也默許。

日本反對加入TPP的意見認為,TPP實際上是美國誘導日本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不果,變個法兒更進一步引誘的日美兩國間協定。更有一些直接反對中國加入TPP的意見,拓殖大學日本文化研究所教授關岡英之就是持這種意見的人,他說:“中國如果加入,中國人就會利用開放的人員來往條款湧進日本,留學生也可用低於500萬日元(約41萬人民幣)的起步費成為日本某公司的董事長,舉家移民日本,把日本變成中國的一部分。”

但日本也有廣泛的意見中疑慮中國作為日美兩國的最大貿易夥伴,如果不加入,TPP就很怪異、效果有限。只不過,中國近年在國際合作的各種談判中,爭奪主導權等政治目的高於解決實際問題的立場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哥本哈根氣候變動大會說明,即使沒美國主導,中國照樣與歐洲、日本對抗。對日本來說,中國象徵著國際合作事務談判上的麻煩製造者,中國在場就什麼事也談不成。

為了維持生存,日本不得不冒險玩自由貿易遊戲。日本明白美國誘導日本上鉤,但日美60年交往,日本知道美國會用誘餌,加倍小心或仍有利可圖;而與崛起後的中國交往20年,日本認識的中國是撒網捕魚,日本無利可圖。而且在美國的魚缸里日本還可能生存,但在中國的魚缸里,日本的生存機會可能很渺茫。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