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當今世界

印度政府稱“貧困現象大幅下降”受質疑

發表時間:

印度周一(3月19日)公布的官方數字顯示,該國的貧困人口正在大幅減少。目前,處在貧困線上的印度人口已減至不足30%的線下,儘管相關數據隱藏着巨大的地區差距。這一數字公布後引發多方質疑。反對派人士譴責政府不惜採取改變計算方式的辦法以達到這一結果,當局在玩“數字遊戲”,旨在鼓吹其執政能力。世界銀行評估顯示,印度仍有8億2千8百萬人口生活在貧困中。

廣告

在印度,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農村地區。一些資料顯示,這些地區貧窮人口的下降遠遠超過都市。政府官員則認為,這一現象應歸功於近年來農村地區福利計畫支出的增加。

根據印度計畫委員會最新的統計數字,2009-2010年,印度處在貧困線上的人口減至占居總人口30%以下 ;而就在5年前,這一比率則為37%。從數字上看,這的確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這意味着以家庭日常消費為基礎計算出來的貧困率,在全國範圍減少了7個百分點。然而,對於印度這樣一個人口大國而言,這一數字卻也顯現:仍有360萬人口處在貧困線以下。特別是這一官方統計存在着巨大的地區差距。在這5年間,鄉村貧困人口比例從41,8%降為33,8%;城巿貧困人口比例則從25,7%降至20,9%。

然而,最近5年來,儘管印度飛速的經濟增長突破歷史紀錄,貧困現象卻在多個地區日益加重。尤其是位於印度東北部的多個省份。政府機構的一份公報顯示:阿薩姆(Assam)邦、梅加拉雅(Meghalaya)邦、米佐拉姆(Mizoram)邦和那加蘭(Nagaland)邦的貧窮人口比例不減反增。

另外,經濟增長幾乎沒有創造任何就業機會,不穩定的就業機會則有所增加。這些統計數字引髮針對計算貧困人口方式的爭議 。去年10月,印度計畫委員會出台的一項評估標準曾引發極大反響。這項新的標準進一步下調了貧困線,將農村地區日收入38歐分、城市日收入48歐分的人口定為非貧困人口,被排除在中央政府的一系列社會保障項目之外。
這一規定引發各方質疑。反對派人士指責政府制定的貧困線參考標準不夠現實,按照這一標準,民眾每天生活開支僅為35歐分,而這一數字根本不足以維持民眾用於食品、醫療和教育等方面的開支。

印度議會中的反對派指責政府當局故意改變計算貧困線的方法,以達到降低計算貧困人口標準線的目的。反對黨人士稱這一新的計算標準為“饑餓線”以及“掩飾貧窮的圖謀”。譴責政府企圖向世界隱瞞印度赤貧水平。印度人民黨在上議院的一名負責人表示:不清楚貧困線是怎麼畫分出來的,質疑畫分的究竟是饑餓線還是貧困線?

印度官方稱,印度低於30%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按照新的估算方式,印度貧窮人口為三億六千萬;但是有評估認為,這一比例可能大大縮水。世界銀行的估算標準為每人每天生活開支在2美元以下。依據這個標準,印度的貧窮人口應有八億兩千八百萬,約佔印度總人口的三分之二。世界銀行去年一份報告表明,印度政府試圖消除貧困的努力效果不佳,扶貧項目受到腐敗、管理不善和超支的困擾。

彭博社周二引述亞洲發展研究中心一名經濟學家的觀點指出:無論如何衡量貧困,最重要的是印度貧困人口很龐大,需要儘快應對。法新社則指出,就在亞洲第三大經濟強國正以近8%的強勁增長率迅速發展、中產階級家庭行列快速膨脹之際,仍有數百萬人口繼續過着食不果腹、缺電少水的日子。一些專家認為,不論使用什麼計算方式,印度都面臨著如何使上億人口脫貧的巨大挑戰。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