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亞洲周刊

李光耀絕響,最後的強人影響亞洲命運

發表時間:

廣告

最新一期(第13期)亞洲週刊的封面專題是什麽?

最新一期亞洲週刊的封面專題是:李光耀絕響,最後的強人影響亞洲命運。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逝世,享年九十一歲。李光耀在獨特的時空下成為新加坡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強人,影響亞洲命運。他帶領新加坡從第三世界晉身第一世界。李光耀提倡「亞洲價值觀」,反擊西方價值觀。但是,李光耀強悍對付政敵、箝制言論自由、過於重視英文輕視中文、嚴格管控人民生活等政策,也被詬病。但由於時空的轉變,後李時代面對網絡世代的挑戰。

隨著李光耀逝世,新加坡正式或進入後李光耀時代,對政局會產生什麽影響嗎?

新加坡的反對黨四年前大選取得佳績,近年反對黨支持者的比例逐漸升高,一般認為現在的基本盤可以高達四成五。但反對黨一盤散沙,缺乏爭取執政的願景和企圖心。李光耀雖然已去世,但新加坡政府以司法對付反對黨的作風並沒有改變。反對黨陣營若不能團結,只會被一一擊破。但由於民心思變,執政黨也出現裂痕。

李光耀和台海兩岸關係密切,他和中國大陸與台灣的交往情況是怎樣的呢?

身為第四代海外華人的李光耀,也與台海兩岸關係密切,他三十三次訪問中國大陸,二十五次訪問台灣。他與台灣已故總統蔣經國私交甚篤,也會見過中國大陸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和習近平等五代領導人。兩岸關係的發展,李光耀也扮演了歷史性角色,新加坡成為大陸海協會和台灣海基會於一九九三年首次舉行的「汪辜會談」的地點。對中國大陸而言,新加坡更是重要的參考系。一九七八年,鄧小平訪問新加坡,對獅城的經濟快速發展和城市有序管理留下深刻印象。李光耀對鄧小平說,南洋華人的祖先當年都是福建、廣東一帶的農民等底下層百姓,而中原知識分子、狀元及貴族都留在中國,所以如果底下階層的後裔都能成功,中國沒有理由不會成功。這番話對鄧小平的刺激很大,此後更重視新加坡這個朋友。

新加坡的國防也和台灣有深厚淵源,這方面的情況是怎樣的呢?

從一九七五年開始,台灣以「星光演習」為代號,助訓新加坡海陸空三軍;李登輝、陳水扁執政時,由於李光耀不認同這兩位領導人的台獨理念,所以「星光部隊」部分訓練轉到中國大陸。但近年新加坡與美國台灣合作,情蒐中國軍方在南海的活動。

除了封面專題外,本期亞洲週刊還有哪些精采內容嗎?

本期亞洲週刊還報道:生於中國湖南的日籍華人李小牧參選日本東京新宿區議員,為日本民主黨首次推舉來自中國大陸的移民競逐政壇,以牽制安倍政權。李小牧在日本生活二十七年,經歷六次婚姻,在東京紅燈區新宿歌舞場所從事導遊的工作,如今進入政壇,引起矚目。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