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亞洲周刊

亞洲周刊第31期

發表時間:

亞洲週刊最新一期(今年第31期)封面專題是什麼?亞洲週刊最新一期封面專題是:中國網紅直播狂潮資本炒作光怪陸離。中國掀起網絡紅人(網紅)直播狂潮,一群在網絡有數百萬至逾千萬粉絲的紅人,透過網上直播展示強大的吸睛與吸金能力。二十九歲的「Papi醬」,最近在八個直播平台上進行八十分鐘的直播首秀,吸引兩千萬粉絲圍觀。她的巨大網上號召力引起資本市場炒作,本身估值一億人民幣。但種種如觀看吃飯的「無聊直播」折射網民扭曲心態,而段子手與淘寶店主成為網紅界的支柱。

廣告

除了Papi醬之外,中國還有哪些粉絲眾多的網絡紅人嗎? 

通過在微博上寫搞笑段子的「回憶專用小馬甲」,獲得微博十大紅人獎,小馬甲憑藉他的寵物妞妞和端午被網友所關注。他在微博上坐擁兩千五百萬粉絲。被稱為「越南小公主」的艾克里里在微博上擁有八百多萬粉絲,他憑藉吐槽小學生化妝獲得網友關注。其新鮮的吐槽方式以及反差巨大的生活,引起網友關注轉發。

網絡紅人的誕生背後有怎樣的運作嗎?

一個個網紅的走紅,看似偶然,其實背後存在大量推手。網紅的背後,已經呈現出一個複雜的產業鏈條,包裝、助推、商業化等環節環環相扣,網紅孵化公司應運而生。網紅平時主要利用自身的人氣和魅力,負責在微博、微信等網絡社交平台,對粉絲群進行定向行銷,而網紅孵化公司則負責把這些單打獨鬥的網紅聚集在一起,實行公司化運營。它們也會從零開始培養一名網紅,承擔起經濟公司的角色,創造出一條「保姆+經紀人+供應鏈」的模式。

在中國大陸以外,網絡紅人與中國的網紅有什麼區別嗎?

「網紅現象」不是中國大陸獨有,歐美、日韓,包括台灣、香港都有自己的網絡紅人。相比之下,歐美網紅走紅的方式比較多元化,他們通過健身、唱歌、搞笑、攝影、演戲甚至政治批辦判等獲得粉絲的追捧,而中國的網紅卻帶有「去政治化」、「去敏感化」的特點,大多繞開敏感議題和政治話題,用更生活化的東西去吸引大眾眼球。從平台來講,國外的網紅大多依託主流的大牌社交媒體,YouTube和Facebook是現在歐美最重要的網紅基地。

除了封面專題外,本期亞洲週刊還有哪些其他重要內容嗎?

本期亞洲週刊還報道:美國司法部尋求沒收涉及來西亞國有投資基金「一馬發展公司」的十億美元資產,指那些資產涉及洗錢活動,而遭挪用的資金高達三十五億美元,但起訴書未提馬來西亞首相納吉,僅提「馬來西亞一號官員」,馬國在野黨和公民社會組織醞釀加強向納吉施壓,要求他下台。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