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新加坡模式面對新世界的挑戰

發表時間:

19日出版的法國全國性大報在頭版關注的話題各不相同,《費加羅報》重點關注風波不斷的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半年來的表現;《十字架報》以大版篇幅關注法國小學再次調整課時安排的利弊爭論、財經報刊《回聲報》聚焦法國個人收入稅繳付日益嚴重的兩極分化、法共《人道報》今天則重點報道一名黑人青年被警方拘捕後死亡事件後民間反對警察暴力的各種努力;《解放報》今天的頭版話題是法國城市規畫,重點關注城市中心如何相對於外郊重建自身特色。

廣告

特朗普:推文多,政績少

美國總統特朗普自上任以來就風波不斷。《費加羅報的》報道今天回顧六個月以來的事件指出,第45位美國總統風風火火六個月卻鮮有政績,雖然部分取消了奧巴馬時代的成果,卻始終沒有拿出任何重大的改革法案。報道重點強調他試圖取消奧巴馬醫保改革成果的失敗、在敏感的外交領域表現出的經驗缺乏以及滾雪球般的通俄門調查。該報的社評文章寫道,如果用少於140個字符的文字來概括特朗普6個月的表現的話,那就是:很多的推文,很少的成績。乏善可陳的政績與此前雄心勃勃的演講形成反差,說是一場革命,卻其實有些原地打轉。廢除奧巴馬醫保法案曾是他最有標誌性的競選承諾,但如今流產的卻是特朗普醫保法案。而在外交領域,無論是在敘利亞、俄羅斯,還是在中國問題上,都沒看到革命。但這篇社論文章指出,特朗普任期還遠未結束,這個“大搗亂分子”還沒有全部出牌。

《解放報》今天關於美國總統的報道側重共和黨內部分歧導致特朗普醫保法案流產。《回聲報》重點報道特朗普政府雖然對伊朗插手中東事務提高了調門,但還是維持了奧巴馬時代達成的伊朗核協議。

在國際版,除特朗普話題外,《解放報》今天聚焦始終面對分裂危機的烏克蘭。為了抵制俄羅斯的傳統影響,烏克蘭政府不斷出台各種新措施,但這些措施並不是總能獲得民眾的支持。

新加坡模式難敵新世界挑戰

《十字架報》今天的暑期特刊報道是島國新加坡,指出,自1965年獨立以來,新加坡打造了世界經濟大國的地位。但這種成功的資本主義表象背後,卻是一個將國家福利推到極限的體制,經濟完全由政權規畫。而這種模式也越來越受到逐漸出現的政治反對力量的質疑。文章寫到,在新加坡樟宜機場,人們只需要15分鐘就可以出關,不到30分鐘就可以抵達市中心,新加坡人以此為榮,但它更體現着新加坡當局的主導思想,那就是:一切都必須有效率。服從、默默承受是這個獨一無二的成功模式的核心要素。當地一名不願披露身分的歷史系教授向《十字架報》記者表示,建國之父李光耀被看作是新加坡奇蹟的設計師,沒有人敢公開批評他。在官方歷史中,在李光耀之前,新加坡只是一片沼澤,是他把新加坡改變成了一個富裕繁榮的國家。但在他看來,這座小城雖然在過去默默無聞,但一直都在亞洲地區貿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經濟發展之外,法國國際問題研究中心歷史學者David Camroux 向《十字架報》記者表示,歸根結底,新加坡其實是一個把國家福利推行到極限的社會主義國家。文章就此指出,很少有人知道,90%的新加坡人住在社會住房裡,而這些社會住房分配都必須遵照族群混合的規定,華人、馬來人、印度人共同生活在這些位於島國東部的住宅區,島國西部則是企業區。這種強迫式的組織方式的結果是,這些住宅區有些像一切都運轉良好、一切都乾乾淨淨的“理想村落”,但在這裡,個體沒有表達的空間。在市中心一家星巴克咖啡館裡,四名大學生正埋頭看手機。該報記者問他們是否覺得新加坡和世界上所有的城市一樣,四名年輕人面面相覷,不知如何回答。其中一人最後表示,新加坡是一個例外,像是生活在一個繭殼裡,受到保護,但也孤立於外部世界,因為與外部世界的年輕人相比,他們不能想怎樣就怎樣。在這裡,他們必須服從,必須遵守嚴格的規定。這樣很好,但要在新加坡生活下去,必須能出國,定期去別的國家換換心情。另一名年輕人說,好在最近幾年政治控制有所放鬆,因為只要出國,就會明白,新加坡人眼中如此理想的模式經不住新世界的挑戰。新加坡需要更敢想敢做,需要有更多的創造力,但這隻有在有言論自由的情況下才可能。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