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昂山素季首訪若開邦有助解決羅興亞人危機?

發表時間:

自今年8月緬甸若開邦羅興亞人危機爆發以來,緬甸事實上最高領導人國務資政昂山素季11月2日首次走訪了該地區。昂山素季親自到若開邦進行視察的舉動自然具有象徵意義,但這個行動究竟是出於幫助解決上百萬逃離家園的羅興亞人的危機,還是僅僅要為促進該地區的經濟發展做努力,目前還是未知數。

圖為緬甸政府資政昂山素季訪問西部若開邦
圖為緬甸政府資政昂山素季訪問西部若開邦 路透社照片
廣告

緬甸政府表示,出於安全因素考慮,沒有事先透露昂山素季的到訪以及具體行程,報道也不清楚昂山素季是否會探視被緬甸軍隊放火燒毀的數百個洛興雅村落。

緬甸若開邦局勢自今年8月以來持續緊張。緬甸政府此前宣布,“極端恐怖主義組織”的“若開羅興亞救世軍”武裝人員8月25日在若開邦北部對30多處軍警哨所發動襲擊,造成多人死亡。緬甸國防軍和警察部隊隨即在當地展開被聯合國譴責為“種族清洗的“的武裝行動,導致兩個月內至少有60萬羅興亞人逃至鄰國孟加拉國邊境,造成世人震驚的嚴重人道危機,到目前為止,緬甸官方一直拒絕有關”種族清洗“的指控,武裝行動的目的也只是要清除穆斯林叛軍。

實際上,作為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緬甸的人權衛士,對她來說,羅興亞危機猶如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她要面對國際社會的期待和激烈批評,另一方面,在國內,雖然她是政府實際最高領導人,但也必須與緬甸勢力依然十分強大的軍方共治,而且,在一個以佛教為主要宗教信仰的國度,輿論也更偏向排外和反對穆斯林。緬甸人多數許多人也認為羅興亞人是外來“恐怖”組織,需要被“處理”。昂山素季本人似乎無法與這種觀點保持距離,比如她從來沒有用“羅興亞人”這個稱呼。

1982年,羅興亞人被當時的緬甸軍政權取消緬甸國籍後,就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無國籍的群體。他們也在各個領域受到歧視,沒有身份,不能自由旅遊,不得到允許不能結婚,也無法進入職場和得到包括學校和醫院在內的公共部門提供的服務。羅興亞人的命運在這次危機爆發以後也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昂山素季對羅興亞人的命運做出的任何發言和回應都會引發極高的國際關注度。

對於昂山素季此行的目的,法新社報道指出,陪同她前往若開邦的隊伍中,除了幾名部長外,也有在國內極有影響力的商人。若開邦是緬甸最貧困地區,對昂山素季而言,這個地區首要要解決的問題是發展經濟,要幫助高達78%的貧困人口脫貧是關鍵。

但人道組織認為,在發展經濟前,更緊迫的是解決人道危機,目前,只有紅十字會被允許進入若開邦,而人道救援資源十分貧乏。紅十字會駐緬甸的負責人表示,希望緬甸政府為人道救助提供更多方便,僅靠紅十字會很難完成救助工作。

據報道,目前在緬甸和孟加拉國接壤地的難民營中,已經有上百萬羅興亞人生活在極其惡劣的條件中,但從緬甸逃出來的羅興亞人還是源源不斷抵達,路透社報道指出,周三一天抵達的人就超過4千,而法新社指出,周四就有2500人抵達。人滿為患,骯髒和惡劣的條件讓人道組織擔心成為這裡成為促發疾病的土壤。

對於羅興亞人危機的解決,英國金融時報分析認為,除了人道危機的緊迫性外,從長遠看,即便純粹從自身利益的角度出發,昂山素季也應該讓這個危機得到妥善解決,也應該這樣做。因為軍方近期的攻擊表明,受迫害的羅興亞人正變得激進,而且這一衝突吸引外部作戰人員介入的可能性也在日益增加。而昂山素季對和平與穩定的無力呼籲,根本無法遏制種族國家主義和宗教激進主義勢力,這些勢力有可能將東南亞撕裂。

同時,考慮到斯里蘭卡、泰國、緬甸等國主要信仰佛教,而孟加拉國、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是以穆斯林為主的國家,這場圍繞羅興亞人的衝突演變為一場更大範圍地區衝突的可能性更令人深思。加上可能來自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等地的資金、作戰人員和其他支持,這一地區看起來似乎具備了演變成“火藥桶”的條件。

而要解決如此複雜的危機,自然需要一個領導人的超人的智慧和魄力,從未向困難低頭的昂三素季能否帶領緬甸政府妥善解決羅興亞人危機,可能不僅關乎她的政治前途,也將與緬甸甚至地區的局勢帶來影響。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