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劉德海教授:美韓空前軍演體現特朗普對朝極限施壓

發表時間:

在朝鮮發射“火星-15”新型洲際彈道導彈約一周後,美韓史上最大規模軍中軍演周一拉開戰幕,持續5天的“警惕王牌”軍演,美國罕見派出1.2萬名美軍、230多架戰機、包括最先進的F-35“閃電II”和F-22“猛龍”參與演習,展現韓美同盟抗衡朝鮮核導威脅的堅定決心。就朝鮮半島再度升級緊張的局勢,台灣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主任劉德海教授接受本台電話採訪,他認為美韓空前規模軍演展現特朗普對朝極限施壓的政策,目前要看朝鮮是否會以再次核試爆做行動回應,而戰事風險的不斷增高或反增朝鮮回到談判桌的可能。 

美軍F-16戰機飛越駐韓平澤軍事基地,2017年12月4號
美軍F-16戰機飛越駐韓平澤軍事基地,2017年12月4號 路透社圖片(第三方提供)
廣告

劉德海教授首先就美韓此時舉行大規模空中軍演表示:

劉德海:最主要原因是美國要按照特朗普的政策,就是對朝鮮實施極大的壓力,迫使朝鮮上桌談判,現在因為朝鮮在前不久發射了最新導彈,而且足以到達美國全境,所以美國方面特別重視這次演習,表示對於此前朝鮮發射的回應,所以朝鮮半島緊張形勢又更加升高。

這次軍演美國派出的規模罕見,體現出特朗普採取何種對朝政策?

劉德海:就是極限施壓,現在要看朝鮮怎麼樣回應。朝鮮是要進行第七次核試爆呢?來證實它的核彈已經小型化、可以放在導彈上,因為前面已經試射了導彈,證明可以打到美國全境,如果這樣的話,那情況就更加嚴重了。那就要看朝鮮怎麼回應。

在之前特朗普訪問亞洲的這一段時間內,其實朝鮮是並沒有做任何挑釁的動作,顯然是對中國所提出的“雙暫停”,在朝鮮方面顯示朝鮮其實可以做得到,但是因為美國提出再將朝鮮列入支持恐怖主義國家的名單,所以朝鮮之後又再進行了導彈試射,所以目前來講是雙方一來一往,那我們最主要要關注的是,在美國和韓國演習的過程中,朝鮮是不是會有更加激烈的反應的動作。

朝鮮勞動新聞評論說,美韓軍演是對朝鮮的嚴重軍事挑釁,意味着敵人在挑起一場核戰爭,提到發生核戰的危險,您怎麼分析朝鮮的表態?

劉德海:朝鮮是一定會採取這樣強硬的語調的,但是實際上它是不是會做出進一步的挑釁動作,這還有待於觀察,就像我剛剛提到在之前特朗普做亞洲行時,美國也派出了三艘以上的航空母艦、甚至入侵到了朝鮮的領空,但是朝鮮都沒有動作回應,也就是說朝鮮在因應這種非常危險的狀態時,它會小心地因應。

我們不能排除的可能性就是 ,它實際上可能會沒有動作,因為講難聽一點,朝鮮與美國的軍事實力來比,當然還是處於一個劣勢的,所以如果在美國採取強勢的時候,它也去強勢因應的話,那當然就可能會發生擦槍走火的情況,只要發生戰爭,到目前為止,對朝鮮是不利的。所以在這樣的情勢下,我們還是要看朝鮮會怎麼樣回應,它有可能進行自己第幾次核試爆的可能性也是有的,這需要看未來的發展怎麼樣?

目前分析聚焦朝鮮半島危機引發戰爭風險是否在加大。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馬科斯2日就表示朝鮮已經構成對美國最嚴重的即刻的威脅,對朝鮮開戰的可能與日俱增,這是一場競賽,雙方越逼越緊,您認為美國對朝軍事解決的可能性是否在增加?

劉德海:當然也可以這樣看,可是問題是說,如果這樣做的話,美國在亞洲的兩個盟邦韓國和日本都面臨隨時可以攻打,甚至 朝鮮也證實它的飛彈也可以打到美國的全境任何一點,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實際上美國對朝鮮發動戰爭的可能性反而是降低了。因為美國必須要評估這個風險,所以也有專家認為,實際上美國與朝鮮上桌談判的時間反而是越來越接近的。因為當然美國要對朝鮮進行的限制攻擊或者是怎麼樣,只要美國對朝鮮發動攻擊,美國現在就要面臨更高的風險,所以我們認為實際上走向談判桌的可能性反而是增加的。

如果美國這次軍演朝鮮是沒有什麼動作的話, 就有可能在未來有一些互動的可能性。

而相對的,如果美國這邊進行了軍演,而朝鮮也不甘示弱,在軍演期間就舉行核試爆、或者等風險降低、等軍演完畢後在核試爆。這期間也有可能朝鮮還沒與準備好,無論怎樣,假如這期間都沒有一些挑釁性動作的話,那就是在這之後還是有可能上桌來談判的,所以目前關鍵是在雙方是否是真的願意改善關係,但實際上,就像剛才所講的,風險越來越高的時候,雙方談的機會應該是增加的。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