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日本/政治/印太

日本前外相:防衛費無需拘泥於GDP的1%

日本前外務大臣、自民黨幹事長茂木敏充12月19日在三重縣四日市市發表演講。就2022年度預算案中列入的防衛費問題,茂木表示,他認為沒有必要拘泥於一直以來被視為大致標準的國內生產總值(GDP)1%左右。他說,“不應該被迄今的想法束縛,需要考慮現實的安全環境進行增強。”

日本前外務大臣茂木敏充資料圖片
日本前外務大臣茂木敏充資料圖片 © 路透社圖片
廣告

據了解,自民黨在今年10月日本國會眾議院選舉前推出的“政權公約”中曾提出,“將日本防衛費增至佔GDP的2%以上”這一目標。

據共同社報導,關於經濟對策,茂木稱將繼續為受新冠疫情影響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支持。他強調說,“今後需要積極主動的對策。要建立起在新冠疫情下也能讓經濟切實運轉的機制。”關於岸田政府計畫在24日的內閣會議上敲定的2022年度預算案的一般會計支出總額,茂木預計該數額“大概會超過107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萬億元)”,創新高。

19日播放的BS東視節目中,茂木被問及是否希望成為新任首相岸田文雄的接班人。他表示自己擔任會長的茂木派的所屬議員和支持者非常期待,“我抱着有朝一日需要回應(期待)的心理準備”。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另在周日出席福岡市的一場演講上提出,21世紀的最大挑戰是如何應對中國的崛起。他稱,“在安全方面,中國正在利用其不斷增長的軍事力量,單方面試圖改變南海和尖閣群島(中國稱釣魚島)的現狀。 它毫不掩飾其對台灣的野心,並在增加其軍事脅迫性。”

安倍稱,“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展成實際的衝突或爭端,首先必須達成一種平衡。 中國的軍事開支是日本的四倍”。他談到,自第二屆安倍政府開始以來,日本之前被削減的國防開支已經轉為正值,“但我們必須繼續加強和提高我們的能力”。

安倍稱,“《和平安全法制》的頒布加強了日美聯盟的紐帶”。他提及,由於僅有日本和美國是不夠的,因此創建了一個由日本、美國、澳大利亞和印度組成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框架,並提出了“自由和開放的印度-太平洋”的概念。

安倍稱,日本的導彈防禦不是一種威懾,而是一種防禦。他問道,“在自衛隊沒有部署的情況下,美國公眾輿論會同意只讓自己的年輕人為日本冒生命危險嗎?”

安倍稱,“如果對方國家認為美國不會幫助日本,就有可能按下發射導彈的按鈕”。他說,為了使日美聯盟的紐帶繼續牢固,日本也必須擁有打擊的能力。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