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印度/中國/經貿

印度外長:印企在與中國做生意時應使用“國家安全濾鏡”

在中印邊境對峙仍在持續之際,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S. Jaishankar)周五呼籲,印度企業在與中國打交道時必須使用“國家安全濾鏡”,並應更加註重從國內製造商採購。

印度外長蘇傑生資料圖片
印度外長蘇傑生資料圖片 © 路透社圖片
廣告

在印度工業聯合會(CII)主辦的一次活動的互動環節中,蘇傑生說,印度企業在與中國的商業建議中應考慮國家安全的敏感性。但他指出,這並不意味着不能從中國這個鄰國採購任何東西。蘇傑生在回答一個問題時說:“就中國而言,我們仍將鼓勵本國人民——在印度製造、從印度獲得、從印度採購”。

蘇傑生提到:“我們並沒有完全徹底地禁止人們與中國合作,但坦率地說,如果你們可以選擇印度公司,我們更希望你們與印度公司合作。我認為這對我們的國家安全有利,我們也希望你們認為從長遠來看這對你們自己的業務有利”。

蘇傑生稱,印度企業在與中國開展業務時,需要使用“國家安全濾鏡”。在回答一個關於邊界問題的具體提問時,蘇傑生說,“你會和一個剛闖進你家客廳並試圖破壞你家圍欄的人做生意嗎?你不會。這是一個常識性命題”。

在被視為針對中國的部分,蘇傑生在講話中表達了對經濟活動“武器化”,及如何利用原材料獲取甚至旅遊業穩定來施加政治壓力的擔憂。他談到:“我們所關注的另一個層面是,過度的市場份額、金融支配和技術跟蹤共同造成的問題”。

蘇傑生稱:“在它們之間,實際上允許將幾乎任何形式的經濟活動武器化。我們看到,出口和進口、原材料的獲取,甚至旅遊業的穩定都被用來施加政治壓力”。他強調,當今時代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切照舊。

蘇傑生解釋說:“由於信任和可靠性已變得如此重要,外交政策如今的職責就是在各國政府之間創造舒適的環境,以實現這一目標”。他指出,“在去供應來源風險和加強敏感、關鍵和新興技術的合作方面尤其如此”。

蘇傑生說:“在我們與美國進行的關鍵和新興技術對話以及與歐盟進行的貿易和技術委員會對話中,我們已經看到了這一點”。他表示,有必要認識到印度的經濟優先事項必須與其戰略利益保持一致。

蘇傑生說:“以印度的經濟發展前景,如果我們要推動經濟增長,就必須更認真地考慮獲取全球資源的問題”。他談到,“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從政治或安全角度看待俄羅斯。隨着該國轉向東方,新的經濟機遇正在出現”。蘇傑生表示:“我們的貿易激增和新的合作領域不應被視為暫時現象”。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