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北京話題

史上首位在獄中獲諾貝爾和平獎的反法西斯鬥士

發表時間:

有評論認為,如果要在上個世紀100年間諾貝爾和平獎的評選當中,挑選出一次最重要的頒獎,那麼,1936年德國記者奧西茨基的獲獎,應該是當之無愧的首選。我們今天的話題就從這裡說起。之所以這麼說,不僅是因為它在當時引起的巨大反響和爭議,更是由於自那次頒獎之後,諾貝爾和平獎便開始染上了濃厚的保護人權色彩。

Soldiers from the honour guards of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PLA) line up against a backdrop of a portrait of late chairman Mao Zedong hanging on the Tiananmen Gate, during a welcoming ceremony for Kuwait's Prime Minister Sheikh Jaber al-Mubara
Soldiers from the honour guards of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PLA) line up against a backdrop of a portrait of late chairman Mao Zedong hanging on the Tiananmen Gate, during a welcoming ceremony for Kuwait's Prime Minister Sheikh Jaber al-Mubara REUTERS/Petar Kujunzic
廣告

卡爾• 馮•奧西茨基是德國傑出的政治記者和政論家,著名的反法西斯和平戰士。他於1887年出生於漢堡,17歲的時候便離開學校,從事新聞事業,職業的磨練培養了他敏銳的政治嗅覺。1916年6月,被德國當局強制徵召去服兵役,歷經戰火洗禮的奧西茨基便下定決心,要做一名和平主義者。當他回到漢堡後,便活躍於各地,到處發表演說,以他的和平主義理想,去影響德國民眾和社會輿論,他也由此成為一名反戰和反法西斯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

中選網上專欄作者楊開亮的文章寫道,針對當時魏瑪共和國的弱點和納粹的野心,奧西茨基有着敏銳的洞察力,由於直言揭露德國重整軍備,他也屢次受到迫害。1913年7月,他的一篇批判性文章,便被普魯士戰爭機構指控侮辱了公共利益,致使新婚不久的奧西茨基不得不出庭應訴。1926年,奧西茨基擔任《世界舞台》雜誌的編輯職務,繼續發表文章,揭露德國當局秘密重整軍備的情況。1927年3月,該雜誌發表的一篇文章,批評德國國防軍容許一些機構鼓吹擴充軍備,而奧西茨基作為責任主編,被以誹謗罪名判處入獄一個月。出獄之後,1929年3月,奧西茨基不顧當局的威脅,再次發表文章,指責德國違反凡爾賽條約,秘密重整軍備。當年8月,他又被以“出賣軍事機密”的罪名起訴,並於1931年被判定有罪,在監獄裡服刑8個月之後,到1932年聖誕節時才被大赦出獄。

1931年1月2號,他在《世界舞台》雜誌上發表了點名針對希特勒的政論文章,喚醒國民警惕法西斯,不要支持納粹。1933年 初,希特勒上台,全面實施法西斯獨裁專政,德國歷史翻開了最黑暗的一頁。愛因斯坦早已看穿了那個簡稱納粹黨的“德國民族社會主義工人黨”的猙獰面目,號召 德國人民起來保衛魏瑪共和國,全力反對法西斯。幸運的是,愛因斯坦在希特勒上台前一個月逃離魔掌,來到美國。奧西茨基當然知道,作為一名和平主義者,他所 面臨的政治形勢非常兇險,但他並沒有離開自己的國家,他要用自己的思想影響德國,以避免法西斯給這個國家帶來滅頂之災。然而,不幸的是,就在“國會縱火 案”發生之後,1933年2月28號的早晨,奧西茨基就在自己的家裡被秘密警察逮捕,當即被送進柏林監獄,然後又先後轉送到幾個集中營。他在那裡倍受虐待,儘管其心臟病經常發作,但還是被強迫從事繁重的苦力勞動。

1934年, 奧西茨基被提名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當時,法國巴黎聚集着許多德國流亡者,由“德國人權聯盟”發動志願者,在巴黎開展了一場寫信運動,請一些世界著名人 物和組織出面,向挪威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發動提名攻勢。這其中就有剛剛離開德國的愛因斯坦,他在美國為奧西茨基的獲獎而積極奔走;還有勃蘭特,這位1971年的和平獎得主、前德國總理,當時正流亡挪威,他也為奧西茨基的獲獎做了大量工作。與此同時,包括1929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托馬斯.曼和他的兄弟,以及一些歐洲王室成員、商業巨頭和著名學者在內的社會名流,也都參加了這場為奧西茨基爭取和平獎的運動。

然而,就在此時,德國法西斯當局為阻止其獲獎卻屢屢施展陰謀。德國政府甚至公開造謠宣稱,”奧西茨基對於諾貝爾和平獎是持否定態度的,既使他獲得了這個獎,也會斥之以鼻的”雲雲。不過,這次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並沒有聽任納粹分子蠱惑人心的宣傳,毅然決定將1935年 的諾貝爾和平獎授予奧西茨基。此舉沉重地打擊了德國法西斯政府,納粹當局居然在全世界面前撕下臉皮,不允許奧西茨基本人去奧斯陸領獎。此時,獄中的奧西茨 基已經患了嚴重的肺結核,生命只剩下不多的時間了,但德國當局仍然把他關押在集中營里。納粹元帥戈林甚至公然要求他拒絕諾貝爾和平獎的榮譽,而最擅長於撒 謊的德國宣傳部長戈培爾卻對外公開發表聲明稱:“奧西茨基是自由的,他可以去挪威領獎”,但與此同時,奧西茨基卻被禁止獲得出國護照。

為此,挪威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只收到奧西茨基的一封很簡短的電報:“謝謝這未曾期待的榮譽。卡爾• 馮• 奧西茨基”。在這種情況下,諾貝爾委員會作出決定,就到奧西茨基正在服刑的埃姆斯蘭集中營,給這位聲名顯赫的“罪犯”頒發諾貝爾和平獎,最終,納粹當局迫於國際壓力,將其釋放。不過,由於在集中營里長期遭受的酷刑和虐待,奧西茨基在獲獎之後不久,便於1938年時年51歲時離開了人世。同年,愛因斯坦向世界宣告:“這就是諾貝爾和平獎的不朽價值-- 奧西茨基,是人類良心的維護者和世界和平的捍衛者。世界,需要奧西茨基”。

楊 開亮的文章最後強調說,這是歷史上第一次,諾貝爾和平獎頒發給一位正在獄中服刑的良心犯,也開創了此獎“干涉別國內政”的先例。從此,諾貝爾和平獎開始勇 敢面向人權。直到今天,歐洲各地還有不少街道、廣場和公共建築,都是以奧西茨基的名字來命名的。作為法西斯興亡見證者的愛因斯坦,目睹了法西斯的反人類本 質和種種拙劣表演,這不僅讓他深惡痛絕,而且也使愛因斯坦以頂級科學家的頭腦揭示了一個真理:專制必然走向腐化墮落。他說,“強迫的專制制度很快就會腐化 墮落。因為暴力所招引來的總是一些品德低劣之徒,而且我相信,天才的暴君總是由無賴來繼承的,這是一條千古不變的規律”。這是愛因斯坦繼相對論之後對人類 的又一偉大貢獻,它昭示了專制必然走向滅亡的歷史規律。我想,愛因斯坦之所以要為奧西茨基獲獎而奔走呼號,是因為這個世界更需要和平、高尚的奧西茨基,而 不是那些“品德低劣”的“無賴”。

綜上所述,網友好心情的點評說:只有等到世界上的專制體制真正壽終正寢了,這種在獄中獲諾貝爾和平獎的怪事才會停止。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