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聯合國人權/新疆

歐盟對聯合國人權事務負責人訪問中國時受到限製表示遺憾

歐盟對聯合國人權事務負責人米歇爾·巴切萊特上周訪問新疆期間未能完全接觸受迫害的團體、個人和拘留中心表示“遺憾”。布魯塞爾懷疑這次訪問是否明智。北京稱讚這次訪問非常成功。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米歇爾·巴切萊特於2022年5月28日在廣州舉行在線新聞發布會。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米歇爾·巴切萊特於2022年5月28日在廣州舉行在線新聞發布會。 AP
廣告

據南華早報5月30日發自布魯塞爾的報道,歐盟對聯合國人權事務負責人米歇爾-巴切萊特在上周訪問新疆期間未能確保充分接觸受迫害群體、個人和拘留中心表示"遺憾"。

歐洲對外行動署發言人納比拉-馬斯拉里(Nabila Massrali)引述大量 "關於新疆系統性侵犯人權的可靠報告"說,"獨立監測、實況調查"是正確評估中國西部省份局勢的唯一"可信"方法。

馬斯拉里說,雖然注意到這次訪問的非調查性質,但我們感到遺憾的是,聯合國高級專員與獨立的民間社會組織、人權維護者和拘留中心的接觸有限,這使她無法評估新疆政治再教育營的全部規模。

她說,“本着這種精神,歐盟鼓勵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優先發布已經宣布的關於新疆人權狀況的遠程監測報告”。

北京稱讚訪問成功

北京稱讚巴切萊特的六天訪問非常成功。這是自2005年以來聯合國人權事務負責人首次訪問中國,並已準備了多年。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星期六說:“西方國家出於不可告人的目的,不惜破壞和削弱高級專員的訪問,他們的陰謀沒有得逞”。

南華早報駐布魯塞爾記者獲悉,下周巴切萊特與她的辦公室共同主持戰略對話時,歐盟將收到一份完整的報告。

此行包括通過視頻連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並在新疆喀什和烏魯木齊停留。

中國政府被指控對維吾爾族和其他穆斯林少數民族進行強制絕育和大規模拘禁。

北京方面否認了這些指控,稱其拘留營是職業培訓中心,以應對激進主義和恐怖主義。

巴切萊特周六在廣州發言時說,她參觀了一所監獄和其中一個中心,但無法"了解"這些"職業教育和培訓中心"的全部規模。

巴切萊特說:"她向中國政府提出,該計畫的運作缺乏獨立的司法監督......和有關在機構中使用武力和虐待的指證,以及關於不適當地嚴格限制合法宗教活動的報告。

她還呼籲北京審查其反恐和反激進化政策,以確保它們符合國際人權標準。

她說:"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我對反恐和去激進化措施的應用和廣泛適用提出了疑問和關切,特別是對維吾爾人和其他以穆斯林為主的少數民族權利的影響。

巴切萊特說,她此行的目的不是為了調查,她可以"不受監督地"參加聯合國為她在新疆安排的會議。她還說她的訪問是一個與中國領導人討論人權問題的 "坦誠"機會。

她說:"對於那些向我發出呼籲,要求我向中國當局提出問題或案件的人,我已經聽到了。"我將繼續持續跟進此類問題和關注的事例”。

古巴、巴基斯坦和伊朗贊中國人權

然而,這次訪問充滿了爭議,並以與外交官和媒體的激烈交鋒為結局。

在來到中國的第一天,巴切萊特與100多名駐華外交官舉行了一次充滿挑釁的視頻通話。

據觀看該活動的消息人士稱,17個國家代表進行了發言,包括古巴、巴基斯坦和伊朗的每個國家都讚揚了中國的人權記錄。

另有14個國家敦促她堅持不受限制地進入新疆的可疑拘留中心--這是她的辦公室在同意出訪前的一個明確目標。

巴切萊特辯解說,"大使們,我不是昨天才出生的......我是一個經驗豐富的女人"。

在旅行之前,巴切萊特在瑞士會見了一系列代表中國公民社會、流亡活動家和人權運動者的團體。

據一位在場的人說,當面對她會"被人利用"的擔憂時,巴切萊特說,她"知道如何駕馭中國的政治"。

但在觀看了周六的新聞發布會後(由於冠狀病毒Covid-19通過視頻舉行),歐洲的外交官們仍然不相信她這次訪問新疆是明智的。

澄清中國官媒報道

一位外交官指出,巴切萊特的日內瓦辦公室被迫在周三發表了一份澄清聲明,因為中國國家媒體對她與習近平通話的報道“引用”了她的話:"我欽佩中國在......保護人權、實現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面的努力。"

在她幾小時後發表的澄清言論中,巴切萊特沒有讚揚中國當局為"保護人權"所做的努力。

一位駐中國的特使說:“這就是政府對每一次訪問的做法。他們把話放到別人的嘴裡"。

另一位特使指出,當中國國家媒體問及美國的槍支暴力時,巴切萊特大談特談,而對國際媒體提出的關於中國人權狀況的問題她卻只作了"簡短"的回答。

要求狼來照顧羊

有人認為,巴切萊特要求新疆當局審查自己的政策是錯誤的,這無異於"要求狼來照顧羊"。

由於人權問題,歐洲要求其公司從新疆撤出的壓力越來越大。

上周五,有消息稱,由於人權問題,德國首次拒絕了對在中國投資的擔保。據德國媒體報道,這與大眾汽車公司在新疆的一個項目有關。

人權活動人士指責巴切萊特無視她自己辦公室的工作,採用中國政府的語言,"錯過了為實質性監測中國人權危機奠定基礎的獨特機會"。

國際人權服務社亞洲項目代理經理拉斐爾-維亞納-戴維說:“她的講話證明她對中國的人權挑戰缺乏了解,儘管她的辦公室收集了大量證據”。

戴維補充說,"她的聲明以非常輕巧的語言列出了廣泛的關切。她說'無法評估'拘留營的全部規模--她使用了政府的術語'職業和教育培訓中心'--並轉述了北京的說法,即這一系統已被'拆除',但沒有說明她是否獲得了任何證據。"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