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台灣/中國/芯片

4家台企據報協助華為建晶片廠 台經濟部:無涉關鍵技術

彭博社周二報導稱,台灣多家科技公司正大力提供協助中國科技巨頭華為建造位於深圳的晶片工廠。被點名的包括亞翔工程、崇越科技、漢唐集成與矽科宏晟科技等公司。對此,台灣經濟部表示,廠商合作內容和關鍵技術無關,但提醒業者遵守台灣法規以及美國實體清單管制,留意供應鏈風險。

印刷電路板上的半導體芯片示意圖
印刷電路板上的半導體芯片示意圖 © 路透社圖片
廣告

據彭博社報導,在8月炎夏的午後,位於深圳一家華為支持的公司即將完工的大型建築工地里,擠滿許多身上穿着僱主名字和官方標誌的工人,正進進出出進行工程。彭博社調查稱,這些工人分別來自台灣晶片材料經銷商崇越科技的子公司、台北亞翔工程的子公司。而在另一座華為投資的工廠,則發現了工程建設公司漢唐集成子公司的工人。

此外,台灣化學品供應商矽科宏晟科技公司則在其網站上宣布,已經取得兩家中國晶片製造商深圳鵬新旭技術有限公司,以及去年被美國列入黑名單的鵬芯微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的化學品供應系統合約,這兩家中國大陸公司均為與華為合作打造晶片製造廠的公司,而在彭博社詢問後,該公司隨即刪除了網站內容。

報導指出,目前尚不清楚這些台灣公司幕後的參與是否違反美國的制裁,部分原因是美國的限制措施目的在限制對華為出口美國技術,而不是限制所有業務關係。貿易律師沃爾夫(Kevin Wolf)在受訪時表示,若無更詳細的信息,就不可能知道這些公司是否違反了美國法規。由於美國對華為制裁的複雜性,如果不確切了解供應商正在使用哪些技術和設備,就很難確定此類違規行為。

據中央社報導,台灣經濟部對此表示,根據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網站,目前華為相關公司共有141家納入實體清單,其中包含華為、海思半導體公司及訊威。台經濟部長王美花周二在立法院受訪表示,依照台灣法規,關鍵技術不可以外流,但根據彭博社報導,廠商協助華為的工廠建設,看起來與關鍵技術材料或設備無關。

報導指,關於美國實體清單管制,王美花表示,若企業被美國納為實體清單,不可以使用美國設備和技術,會提醒台灣廠商遵守美方規定。

王美花稱,廠商在中國的投資、設立公司等技術使用除了必須符合台灣法規,不能違反國安規定,也須注意是否違反美國實體清單規定,台灣經濟部會持續了解廠商與華為合作的態樣,以保障廠商相關權益。

台灣經濟部官員說明,將提醒業者留意供應鏈風險,因為根據美國外國直接產品規定(FDPR),以美方授權的技術為主,業者須遵守相關規定,避免影響取得技術授權。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