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日經看台灣選舉:柯文哲以直率贏人但說到中國就模稜兩可

在評論過賴侯兩位台灣總統候選人後,“日經亞洲”(Nikkei Asia)1月6日以專文報導台灣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認為他直率的言論贏得部分選民支持,但在中國議題的模稜兩可,使大家不確定柯文哲會怎樣抵禦中國侵略。

2024年台灣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 2019年11月23日
2024年台灣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 2019年11月23日 wikipedia
廣告

日經亞洲以“柯文哲:尋求打破台灣兩黨政治壟斷的特立獨行者”(Ko Wen-je, the maverick seeking to break Taiwan's two-party dominance)為題報導,外科醫生出身的民眾黨黨主席柯文哲角逐2024總統大選,希望在掌控台灣政局的兩大主要政黨之外建立持久的“第三勢力”。

64歲的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先前與對北京持懷疑態度的執政黨民進黨結盟,但近年來政治立場傾向於在野親中的國民黨。

一再強調“兩岸一家親”的柯文哲於2019年成立台灣民眾黨。他與國民黨討論結盟競選總統數個月後,該計畫在最後一刻破局。

柯文哲透過在社群媒體動員支持者,並利用年輕世代對政府的失望,成功掌握年輕選票。柯文哲的競選搭檔是新光集團關係企業第三代千金、民眾黨立法委員吳欣盈。

柯文哲與民進黨漸行漸遠,最能體現在他願意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早在2014年,他就曾支持學生領導的太陽花學運,迫使當時的國民黨政府放棄與北京擬議的經濟協議。

但如今柯文哲立場出現重大轉變,他在台灣外籍記者聯誼會上表示,立法院通過“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後,就可以與中國洽談相關貿易協議。

柯文哲說:“之後,貨物貿易應該先於服務貿易…循序漸進。”他指出,中國仍是台灣最重要的市場。

柯文哲的從醫和政治生涯並非沒有爭議,還有反覆無常的政治立場。雖然他直率、“直截了當”的言論贏得部分選民的支持,但柯文哲在中國議題上的模稜兩可,使大家不確定他會怎樣抵禦中國的侵略,或與北京當局達成協議。

日經亞洲認為:近年來,柯文哲頻繁改變政策立場,在台灣與中國的關係議題上,似乎比他的兩位競爭對手更為含糊不清。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