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台灣/選舉/黃捷

法新社聚焦黃捷:願在台灣開創新道路

台灣31歲的黃捷是台灣首位公開同性戀身份當選的國會議員,儘管面臨重重障礙,她對自己“令人難以置信”的選舉勝利感到高興,她希望給 LGBT+ 群體帶來信心。

黃捷
資料照片
黃捷 資料照片 © 維基百科 照片
廣告

據法新社今天報道稱,台灣是亞洲最自由的社會之一,被視為 LGBT+ 權利的堡壘,因為台灣是亞洲地區2019 年就實現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先驅。

據上周四宣誓就職的民進黨新議員黃捷說,“我希望(我的當選)能給很多人勇氣,因為我通過參選證明了我的成功。”

然而,她進入中國覬覦的自治島嶼議會的旅程並不容易:因為她的 LGBT+ 身份而成為歧視性攻擊的目標,她還必須與對她年輕年齡的偏見作鬥爭。

1 月 13 日,她與更成熟的競爭對手一起當選代表高雄市(南部),這令人驚訝。這位當選議員在接受法新社電話採訪時表示, “我覺得這不可思議。我認為政治充滿了驚喜,有很多意想不到的變化。”

這位前記者和議會助理於 2018 年進入政壇,當選市議會議員。

2022年再次當選為獨立市議員,隨後於去年8月加入執政的民進黨。 隨後,她被徵召接替一名因婚外情醜聞而辭職的議員。

據黃捷稱,“獲得提名後,我只有 70 天的時間進行競選,我必須克服許多挑戰。” “我沒有在自己的選區競選,人們對我的年輕和我只有五年的政治生涯提出疑問。”

由於宗教和反同性戀團體在他的選區中的影響力,一些評論員認為黃捷獲勝的“機會非常渺茫”。

在高雄的競選活動中,在寺廟和市場,她解釋說她“沒有強調”自己的性取向。

如果市一級已經選出了一些公開的同性戀代表,她認為自己在議會的勝利是另一個“積極的結果”,並指出“台灣社會取得了一定的進步”。

當她 25 歲進入政壇時,她說她被一些選民“視為孩子”。 黃捷稱,“我的年齡讓人感到不舒服並引起懷疑。”

2021年,黃潔的性取向讓她成為不斷受到攻擊的目標,但她卻在一場將她趕出市議會的投票中倖存下來。

黃捷指,“那些要求我離開的團體散發傳單來誹謗和嘲笑我。網上的評論更加極端,比如同性戀就像精神病一樣。”

據黃捷解釋,在立法活動期間,對她的性身份的批評主要集中在網上。

黃捷是台灣議會 113 個席位中 42% 的 47 名女性之一,這一比例與上屆立法機構基本持平。

黃捷認為,儘管這一數字令人鼓舞,但在政治平等方面仍有許多工作要做。黃捷稱,“政治是一個男性的世界,我們的性別是一個劣勢,因為(……)女性更難說服。” “一些選民告訴我,‘現在女性的權利過於重要了’,這表明他們內心並不承認女性擁有同樣的權利。”

作為最年輕的當選議員,黃捷希望促進性別平等和人權,為那些因工資低和代際貧富差距擴大而感到落後的年輕人實現“代際正義和分配正義”。

黃捷還認為,在同性婚姻合法化後,還需要做更多工作來促進 LGBT+ 權利,例如修改輔助生育法律,將單身女性和同性家庭納入其中。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