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律生活

聯合國關注無國籍者的權利保護

發表時間:

廣告

根據聯合國新聞處(service d’information)法文電訊稿的內容。聯合國難民署10月6日呼籲在世界範圍加速努力幫助一千二百多萬無國籍者(apatrides),尤其要最大程度地加入兩大主要國際法律公約:1954年制定的《關於無國籍人地位公約》和1961年制定的《減少無國籍狀態公約》。

據介紹,這一呼籲是聯合國難民署負責國際保護事務的主管圖爾克(Volker Türk)在日內瓦舉行的難民署執委會年會期間組織的一個會議上做出的。圖爾克特別提醒說,加入和批准這兩個聯合國公約的進展緩慢,意味着數以百萬計的人被滯留在司法真空。這些人得不到所隸屬的國家承認,所享有的權利通常也極其有限。圖爾克指出,無國籍者是數以百萬計身份在事實上沒有得到承認的群體。為了預防和保護這種情況的發生,聯合國公約提供了一個相應的司法框架。但由於加入這些條約並通過切實措施解決問題的政府數量不多,無國籍者經常處於一種司法真空。圖爾克認為,現在到了改變這種狀況的時候了。應該激勵政府有所反應,從現在就開始反應,確定承諾,減少無國籍者數量,加強對無國籍者權利的保護。

報道指出,全世界目前大約有1200多萬人沒有國籍,其中只有一半的人得到了正式登記。由於沒有國籍,許多人無法全面參與社會生活和享受各項權利,只能生活在社會的邊緣。難民署呼籲各國關注這些無國籍者的處境,儘快為他們尋求解決辦法。

哪無國籍者是如何產生的呢?資料指出,造成無國籍的原因存在多種情況。比如,在採用血統的國家,無法確定父母的嬰兒若無人領養則會被視作無國籍;而且,在採用血統的國家,無國籍者所生的子女,也是無國籍者。還有因婚姻而造成無國籍的情況,比如一個國家法律規定,本國人與外國人結婚即喪失本國國籍,另一國家法律則規定,不因同本國人結婚而取的本國國籍。還有人因戰爭而造成無國籍的情況,比如,某國政權在滅亡後,又沒有新的政權取代,這段期間會造成無國籍。還有人因政治原因,被剝奪本國國籍成為無國籍者。造成無國籍的原因,有時還可能是因為先前給予他們的國籍被終止後,又沒有新的國籍;或者是因為出生在有爭議的領土,或者出生在一個不被國際承認的實體統治的地區,或者出生在一個沒有現代國家聲稱主權下的地區。此外,造成無國籍的原因,有時還可能是因為,沒有合法護照,或護照過期,又沒有領到新證件。

據介紹,聯合國難民署希望達到的目標是減少和防止無國籍問題,但在過渡時期,在問題得到解決之前,對無國籍者進行妥善登記,讓他們獲得合乎其人權和日常生活需要的身份。聯合國表示,各國要解決問題,首先就該通過《關於無國籍人地位公約》和《減少無國籍狀態公約》。這兩個公約提供了有關無國籍者界定與保護的國際標準。但相關數據顯示,1954年制定的《關於無國籍人地位公約》現有65個締約國,而1961年制定的《減少無國籍狀態公約》目前僅有37個締約國。

此外,聯合國有關無國籍者的國際公約不適用於所有的無國籍者。對於那些犯下了國際公約所定義的:反人類罪或戰爭罪的無國籍者,以及曾有違反聯合國宗旨和原則的罪行,並被認為有罪的無國籍者是不能得到以上公約保護的。而在這類無國籍者人群中,最著名的是被取消了沙特阿拉伯國籍的本拉登。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