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大赦國際成立50周年

發表時間:

今天是大赦國際正式成立50周年紀念日。大赦國際也叫國際特赦組織,1961年5月28日由英國律師皮特-本南森(Peter-Benenson)正式創立,總部設在倫敦。目前大赦國際在80多個國家設有分支機構,工作人員和志願者遍布全球150個國家,是世界上最大的人權組織。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大赦國際在成立50周年之際,呼籲全世界人民採取更多行動,與鎮壓和不公正現象作鬥爭。

呼籲北京勿鎮壓內蒙牧民

大赦國際今天呼籲北京當局對近來內蒙古牧民的抗議活動保持克制,不要採取暴力鎮壓手段。對於內蒙古的緊張情勢,大赦國際負責亞太事物的卡特琳娜-巴貝爾(Catherine Barber)今天在一份公告中表示,中國當局必須尊重示威民眾的言論自由和集會權利。

最近,中國內蒙錫林郭勒盟一位牧民被運煤車軋死事件,引發矇古族民眾的持續抗議。當局已對部分地區實施戒嚴軍官,而當地牧民對當局大舉開礦,破壞環境和驅趕他們的政策,早已積怨甚深,這一次終於爆發。

大赦國際亞太部主任卡特琳娜-巴貝爾表示,這次內蒙牧民抗議的主要訴求,是要求當局尊重他們的人權和保護蒙古族文化,這也是蒙古人民長期以來的訴求。但近些年來,中國當局經常逮捕一些提出這類要求的蒙古作家或社會活動家,並將他們判以重刑。巴貝爾舉例說,比如1996年被捕入獄的蒙族維權作家哈達,就被以分裂和間諜罪判以15年徒刑。

呼籲推動阿拉伯民主轉型

對於近來中東北非的民主運動,大赦國際盛讚阿拉伯民眾不懼怕當局的坦克和槍彈,利用新網絡技術,聯合起來,趕走腐敗的獨裁者,推動了人權、自由和社會公正事業的發展。但大赦國際的報告也指出,阿拉伯革命是一場走在刀刃上的革命。因為這場革命遇到了一些當權者的強力鎮壓和殊死抵抗,比如在利比亞和敘利亞等國家,民主化運動隨時可能被獨裁當局鎮壓下去。大赦國際認為,國際社會應該抓住時機,幫助阿拉伯世界的民主轉型運動,讓2011年對於人權來說,不再是一個“虛幻的黎明”。

大赦國際關注世界各地人權個案,並致力於搜集認證物證,不論什麼國家,大赦國際都會將其調查結果案公諸於眾,從非洲到拉丁美洲,從美國關塔納摩到俄羅斯車臣,從緬甸到中國,再到伊朗、中東北非。每年大赦國際公布年度報道,曆數世界上的非法肆意關押,侵犯言論自由,實施酷刑、死刑等問題。大赦國際在今年5月13號公布的報告中,指責阿爾及利亞軍方特工,秘密關押異議人士,為非作歹,卻逍遙法外。大赦國際還指責伊朗當局越來越多地在公眾面前實施死刑。今年以來,伊朗已有13人被當眾絞死。

促數千政治良心犯獲釋

50年來,在大赦國際的努力下,很多暴行被曝光與天下,世界上數以千計的的政治犯良心犯獲得釋放,許多國家免除了死刑。大赦國際在捍衛人類尊嚴和自由方面,在推進人類文明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貢獻。

1977年,大赦國際獲得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表彰大赦國際在擴大人類自由和公正的基礎方面所做的努力,認為這個努力為世界和平做出了貢獻。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