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同性婚姻的爭議在東西方同時掀起波瀾

發表時間:

美國聯邦政府已承認同性婚姻,不過,保守地區的教會則因是否該為同志伴侶見證婚姻而陷入兩難。賓州衛理公會的教堂判定,見證同志婚姻的牧師違反教義,引起爭議。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美國已有15州和華盛頓特區承認同性婚姻,作風自由的教派如聖公會所屬華盛頓國家大教堂,已開始為同志伴侶舉行婚禮,但保守的教派和地區仍有疑慮。

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19日報導,賓夕法尼亞州黎巴嫩(Lebanon)郡衛理公會教派的牧師雪佛(Frank Schaefer),因2006年為同性戀兒子證婚,面臨短期解職的處分,教友陷入兩難。

過去幾年賓州黎巴嫩郡衛理公會教區,已有5名牧師因見證同志婚禮可能面臨相同處分,教會和教友為同志人權和教義而分裂。

牧師助理歐佛特夫(Clydette Overturf)在週日祈禱時說,大家都是一家人,許多家庭面臨難題,衛理公會不是第1個,也不會是最後1個面臨考驗的教會。

雪佛在教會評議會中表示,當時就了解為兒子證婚的嚴重後果,但想到兒子的情感掙紮,需要父親拉一把和教會肯定,他無法為了維護教義旁觀不理,這單純是父子間的親情關愛。

中央社報道說,衛理公會在美國有830萬教徒,是傳統教派中第2大團體,雪佛被判定違反教規的個案,引起同志人權團體和其它教會的關注。

美國前副總統切尼兩名女兒麗茲和瑪麗,則因對同志婚姻看法分歧隔空交火。

切尼(Dick Cheney)的大女兒麗茲(Liz Cheney)正在爭取懷俄明州聯邦參議員共和黨提名,小女兒瑪麗(Mary Cheney)是已婚的同性戀者,和伴侶有兩名子女。保守的懷俄明州較難接受同志婚姻,麗茲公開反對同性戀婚姻,引起切尼家族口角。

「紐約時報」指出,切尼過去因女兒的性傾向支持同性戀婚姻,不過這次卻謹慎維持政治正確立場。切尼夫婦的聲明對未能承接家族政治生涯的瑪麗似乎不太關心。

在台灣,民主進步黨籍立法委員鄭麗君、尤美女昨天下午在立法院舉行公聽會,從法理、宗教、公民角度出發,討論同志婚姻合法化議題。公聽會從下午2時舉行到6時,現場發言踴躍。

基督教台灣信義會監督陳志宏說,雖然部分歐美國家已讓同性婚姻合法,但這些國家的非婚生子女比例很高;然而台灣非婚生子女只佔3%,代表台灣很看重婚姻價值,硬要通過跟台灣不同文化脈絡的法案,非常值得商榷。

國立中正大學財經法律系教授曾品傑說,同志婚姻合化等於倡導這個價值,由於目前社會沒有共識,應該用直接民主的方式,透過公投決議。

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理事長許秀雯表示,中小學公民教育課本就有提到,限制或剝奪少數人權利的事情不宜公投,伴侶盟反對公投。

藝人朱約信(豬頭皮)說,他的發言綜合許多人,包括戴立忍、吳念真、小野、柯一正、巴奈、拷秋勤、五月天、張震岳等,他們支持婚姻平權,婚姻是人權,所有人都有進入婚姻的權利,修法只是還給非異性戀應有權利。

台灣宗教團體愛護家庭大聯盟任秀妍說,法律沒限制同性戀者相愛,但要犧牲公序良俗讓同性戀者在婚姻制度中享有同等對待、收養小孩「我們不能同意」。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