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生態 健康與科技

歐佩克組織將決定是否減產

發表時間:

石油輸出國組織,簡稱歐佩克組織的十二個成員國的代表今天彙聚在維也納總部召開會議,此次會議籌備已久,再加上原油價格自今年六月以來下滑了三分之一,因此,格外引發業內人士以及觀察家的關注。此前有不少評論認為會議很可能做出減低原油產量的決定,不過,近日來自沙特阿拉伯等海灣重大產油國的聲明顯示歐佩克很可能會維持原產量不變,這就意味着歐佩克成員國與非成員國之間的價格大戰將愈演愈烈。

生態、健康與科技
生態、健康與科技 © 網絡圖片
廣告

全球油價下跌的原因

綜合各方的消息來源,主要原因除了美國境內頁岩油氣的產量不斷上升之外,就是全球經濟尤其是中國等新興國家的經濟增長的放緩。法新社今天發自維也納的報道指出,布倫特原油價格連續多年迂迴於每桶100至120美元之間,而今年六月以來卻下跌了三分之一,每桶價格僅在75美元左右,達到2008年以來的最低點。美國的業內人士指出,倘若歐佩克不立即做出干預市場的決定,油價很可能迅速跌破每桶七十美元的大關。

歐佩克為何要維持原產量不變?

歐佩克組織中佔主導地位的沙特阿拉伯表示海灣國家已經就不減產達成一致。沙特阿拉伯是歐佩克組織中最重要的產油國,同時也是歐佩克減產或者增產最有調節能力的國家,也就是所謂的“搖擺產油國”Swing Producer ,所以沙特阿拉伯的立場在歐佩克組織中舉足輕重。不過,法國回聲報報道說,最近幾個月來,沙特阿拉伯並沒有任何減產的意向,恰恰相反,他們調低了對亞洲、歐洲以及美洲顧客的油價。海灣其他國家例如阿聯酋等國也與沙特的步調一致。

海灣國家維持原油產量的目的主要是維持其在國際市場的份額。因為隨着美國、俄羅斯以及墨西哥等非歐佩克成員國的原油產量的增長,歐佩克組織在全球的市場份額不斷受到威脅。法國世界報今天報道說,2008年歐佩克在全球的市場份額為42%,而今天這一比例已經下跌至35%。不過,路透社指出,近年來歐佩克和非歐佩克國家的石油供應量均在增加,而且步調一致,因此歐佩克產量佔全球總產量的比例與1980年大體一致,大約為40%。無論是35%還是40%,總之,面對來自俄羅斯以及美國等國的強烈競爭,歐佩克要繼續維持其市場份額並非易事。況且,鑒於歐佩克組織的油產量低於全球的百分之五十,其小幅減產是否能夠有效地提振油價依然是一個未知數。

正如路透社分析指出的那樣,單方面減產實際上就意味着OPEC將進一步把市場份額拱手讓給美國頁岩油業者。而如果OPEC今天決定維持原產量,那就意味着全球產油國將展開一場價格大戰,如果說沙特與其他海灣產油國的外彙儲備龐大,應該能夠支付價格戰的代價的話,委內瑞拉、伊朗以及阿爾及利亞等其他成員國或許將難以招架。這也是歐佩克組織內部的主要分歧所在。委內瑞拉等國呼籲與墨西哥以及俄羅斯等非歐佩克產油國進行合作,共同協調原油價格,不過,委內瑞拉的呼籲並沒有獲得其他非歐佩克成員國的積極回應,俄羅斯做出的小幅減產的承諾杯水車薪、微乎其微。

歐佩克決定的影響

倘若歐佩克組織今天作出維持原產量不變、任由市場調節的決定,將對全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按照英國金融時報的分析,從經濟層面來說,油價下跌有利於全球的經濟增長,因為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中國,印度以及日本等國將從中受益。而從政治上說,油價下跌將削弱產油國的政治影響,例如油價下跌將使俄羅斯的遭受壓力,或許會使普京的政治野心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約。

不過,油價下跌也會使已經陷入混亂的尼日利亞等產油國備受經濟壓力,這對其已經十分動蕩的局勢來說是雪上加霜。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