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局勢危險混亂堪比冷戰 “末日鍾”離午夜差兩分鐘

發表時間:

美國《原子科學家公報》組織周四(1月25日)表示,出於世人對可能爆發核戰的前景憂心日增,朝鮮金正恩政權對全球的核武威脅持續升溫,加上美國總統特朗普想法難以捉摸等國際因素,所以將世界“末日鍾”向前撥快半分鐘,撥至距離象徵人類滅亡的“午夜時分”僅有兩分鐘,這也是1953年美國和前蘇聯試爆氫彈核競賽以來最接近"人類終結"威脅的水平。

美國總統特朗普
美國總統特朗普 路透社
廣告

科學家們研製出了原子彈,但同時也為人類集體毀滅埋下無窮後患。日本廣島和長崎遭到原子彈襲擊後令世人震驚的世界末日場景引發科學家們對原子彈的反思,意識到原子彈給人類及地球上一切生物造成前所未有的威脅,於是採取“亡羊補牢”的措施, 1945年,參與研製世界上第一枚原子彈的一些美國科學家,還有十幾位諾貝爾獎得主,共同創辦了一份《原子科學家公報》,旨在反對使用核武器。《原子科學家公報》組織1947年在美國芝加哥大學校園內設立"世界末日鍾",它是一個象徵性的為世界敲響的警鐘,用以提醒人類可能將面臨世界末日。從此,它的時間改變了20次,由1953年距離午夜兩分鐘至1991年距離午夜17分鐘不等。上一次〝世界末日鍾〞被調整,是在2017年1月26日,當時指針距離午夜僅剩2分30秒。

本周四, “末日鍾”再次向前撥快半分鐘,距象徵人類滅亡的午夜12點只有2分鐘的時間。這個由國際事務、科學、環境、及安全等範疇的知識分子組成的美國《原子科學家公報》組織在聲明中明確表示,2017年,世界各國領袖未能有效回應迫在眉睫的核戰及氣候變化威脅,令世界安全形勢比一年前更加危險,程度與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一樣。而上次末日鍾處於午夜前兩分鐘的時候是1953年,當時美國和前蘇聯正在試爆氫彈。對比之下就更凸顯目前世界面臨毀滅性核子威脅局勢的嚴峻程度。

《原子科學家公報》組織主席兼行政總裁布朗森(Rachel Bronson)指出,在今年的討論中,核子問題再次成為核心。她形容2017年是“危險及混亂”的一年,期間見到在核子領域上的魯莽言論,令已危險的局面升溫。她提到朝鮮進行了連串試驗、而中國、巴基斯坦及印度承諾強化核武,另外,美國總統特朗普在Twitter發帖及聲明中都顯示其想法難以捉摸。她說,世界核武局勢嚴峻,這都還低估了其危險性和即時性。

過去的2017年,全世界都見證了朝鮮和美國領導人金正恩和特朗向對方發出的威脅和謾罵,甚至視核子威脅為兒戲的“鬧劇”。特朗普誓言一旦朝鮮對美國構成威脅,就要讓朝鮮被籠罩在“炮火與怒火”中。去年秋天,他警告稱如果美國被迫要維護自己或其盟友,他將“徹底摧毀朝鮮”。而就在今年初,1月3號晚間,特朗普總統再次還提出了與朝鮮開戰的可能性,誇口說他手中掌管着比朝鮮“大得多”、且“威力更強”,能造成毀滅性打擊的武器庫。

雖然發出核子武器並非如特朗普和金正恩所言按下辦公桌上的一個按鈕這麼簡單,但兩國之間的緊張局勢將如何發展下去目前也因特朗普和金正恩的不定個性而難以預測。

前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周四在國會指出,朝鮮對全球安全構成最立即的威脅,而令朝鮮非核化必須成為“基本的”美國外交政策目標。他並指出若無法遏止平壤發展核武,恐會促成亞洲新一輪軍備競賽。他還警告說:朝鮮非核化必須是基本目標.若無法達成,我們就須為核武向其他國家擴散做好準備。

美國布什總統時期的副國務卿阿米塔吉在同一聽證會上,則對特朗普政府處理全球威脅提出批評。他說:不幸的是,近期美國外交政策缺乏連貫性,已增加美國在全球角色的不確定性。

另據法新社今天發自華盛頓的報道指出,美國國防部五角大樓將於下周宣布特朗普政府的新核子戰略,但已經有批評指出,警告掀起新一輪武器競賽獲事故性引發核子衝突的危險。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