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亞洲周刊

口罩恐慌背後供不應求與應變之道

發表時間:

亞洲周刊最新一期封面專題是:口罩恐慌背後供不應求與應變之道。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伴隨着疫症恐慌的是對於口罩的逼切需求,中國大陸、香港、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都一罩難求。全球口罩每日生產約四千萬個,中國佔了一半,疫情之下口罩需求飆升一百倍,口罩嚴重短缺。中國在一月二十四日至二月十一日期間,從全球購買了七億三千萬個口罩,來源遠達非洲的肯尼亞。為了應付需求,中國的富士康、比亞迪、中國石化等都投入口罩生產。

台灣富士康員工戴口罩春節前開年終會,台北,2020年1月22日
台灣富士康員工戴口罩春節前開年終會,台北,2020年1月22日 REUTERS / Yimou Lee
廣告

口罩荒之下出現了哪些現象呢?
由於疫情在鄰近春節時爆發,很多工廠已經停工,工人也已經回鄉過年,口罩在短時間需求激增,形成「一罩難求」的局面。不少民眾在緊急需求下一時僅能通過網上微商或者代購購買。在口罩稀缺下,代購成為一門暴利的生意,儘管價格翻了幾番,仍然非常暢銷,平日約兩百日圓一包五個的普通外科口罩在日本代購的價格已漲至三千日圓以上。
中國大陸當局和民眾如何應對口罩荒?
春節後,部分城市開放指定藥房購買國產外科口罩,各地藥房紛紛排起長隊。為避免人群聚集產生的感染風險,一月底時,廈門、廣州、南京等多地發布政策,施行預約登記購買口罩。如廈門市口罩購買方式由預約制調整為網上登記、公證搖號、結果公開、現場購買,參加搖號對象僅限廈門戶籍人口或在廈門繳納社保人員;上海可在線上提交個人信息預約,然後在預約時間內憑短信或二維碼到指定藥房購買,每戶每次限購五個。
香港口罩供應情況怎麼樣呢?
在口罩荒情況下,香港市民購買口罩的方式可謂五花百門。一盒五十個的外科口罩的價格也急升超過五倍,至超過二百港元(約二十五美元),極端情況下甚至出現過八百元一盒的荒謬情況。香港各政黨,如香港眾志、公民黨都有從各地購入口罩但供應有限,也很快被搶購一空。香港眾志最新宣布已從中美洲國家洪都拉斯購得一百二十萬個口罩。
除了封面專題外,本期亞洲周刊還有哪些重要內容呢?
本期亞洲周刊還報道:歷史罕見的大蝗災肆虐,自也門延伸至東非,四千億隻蝗蟲向東蔓延至印度與巴基斯坦,數以千萬計人口的糧食被蠶食。中國西南的西藏與雲南以及東南亞都受到威脅,正嚴陣以待。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