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英國

讓6成人染病達致“集體免疫”?英國佛系設想真大膽!

新冠武漢肺炎國際大流行之際,英國政府卻通過專家之口散布“集體免疫”的佛系新招數,引發英國國內的爭論,也在國際間造成恐慌。

Unlike in many other European countries, UK Prime Minister Boris Johnson has kept schools open on advice from chief medical officer for England Chris Whitty (L) and government chief scientific officer Patrick Vallance (R)
Unlike in many other European countries, UK Prime Minister Boris Johnson has kept schools open on advice from chief medical officer for England Chris Whitty (L) and government chief scientific officer Patrick Vallance (R) POOL/AFP
廣告

英國政府健康問題顧問等人提出的所謂“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防疫政策,是打算採取放任民眾染病、繼而普遍取得免疫的防疫政策。也就是讓全國約6成民眾染病,痊癒後普遍獲得群體免疫力。這些專家的目標是利用夏天這幾個月讓疫情慢慢傳播,從而避免在下次冬季來臨前再次出現新冠病毒的2.0版。

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瓦倫斯(Patrick Vallance)9日說:“你辦不到且不應去做的,就是想徹底壓制疫情。若只想全力壓制,後果就是年底疫情捲土重來,屆時正是國家醫療保健服務(NHS)最吃緊的冬季,然後就會以麻煩不斷告終。”瓦倫斯表示,要想達成群體免疫,英國需要約60%甚至70%的民眾染病且痊癒後獲得免疫力。

英國首相約翰遜周五說:“坦白地說,更多家庭將有親人夭折。”話音剛落,輿論嘩然。英國“衛報”就此指出,政府看似已放棄遏阻疫情,改採一種過於大膽的防疫手段。截至目前為止,英國確診798例,11人因此去世。

反對“集體免疫”的聲音立即此起彼伏,中央社報道:倫敦大學衛生暨熱帶醫學院新興傳染病學教授希柏德(Martin Hibberd)說:“制定一套計畫,先假設很大比例的人口會染病,還期望他們痊癒並獲得免疫力,我真擔心這可能不是最佳之道。”

前世界衛生組織官員、小兒科醫師柯斯蒂羅(Anthony Costello)懷疑地發問:“染上新型冠狀病毒,癒後真會產生強大的群體免疫嗎?還是會像流感一樣,年年都冒出新病毒株,得不斷接種疫苗?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免疫反應,我們還有太多要學。比起群體免疫,疫苗才是安全得多的辦法”。

台灣抗SARS專家蘇益仁認為:這種佛系抗疫法是“最後的手段、沒辦法中的辦法”,形同把武漢肺炎當成流感在處理。英國大概認為疫情既然避免不了,不如就讓民眾感染,產生群體保護力以後,疫情就會自然消失,把醫療資源投注在重症患者上;這種做法就流行病學角度來說是對的,但問題就在於民眾能否接受。

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是在醫療體系不能完全承擔時,才會有這樣考慮,台灣離那個階段很遠,不會這樣做。

指揮中心召集人張上淳表示,這種做法相當冒險,因為沒有人能保證感染後絕對不會變成重症,尤其老年人一旦感染,死亡率很高。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