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國際/中國/新冠肺炎

“斷線門”後 世衛組織:台灣入會問題由所有成員國決定

世界衛生組織(WHO)3月29日發聲明表示,台灣加入世衛組織的問題取決於世衛組織會員國,而不是世衛組織工作人員。上周六,一則香港媒體採訪世衛組織助理總幹事布魯斯·艾爾沃德(Bruce Aylward)的視頻在網上廣為流傳,採訪中艾爾沃德被指一度以稱“聽不見”,後視頻突然斷線的方式避談台灣入會問題,引起廣泛關注。

世衛組織助理總幹事布魯斯·艾爾沃德資料圖片
世衛組織助理總幹事布魯斯·艾爾沃德資料圖片 © 路透社圖片
廣告

香港電台(RTHK)英文頻道當天播出的一次採訪中,記者唐若韞在視頻採訪艾爾沃德時問道,WHO是否應該重新考慮台灣的會員資格。曾在2月份帶領世衛專家組訪問過中國探訪當地疫情的艾爾沃德一開始表示,自己沒有聽到這個問題。當被追問時,他要求唐若韞換一個問題。再次追問後,視頻被切斷。隨後,記者再次致電艾爾沃德,詢問台灣在遏制新冠疫情方面的表現。艾爾沃德則回答稱,“我們已經說過中國情況了,而且就像你知道的,當你觀察所有中國不同地區時,他們真的做的很好!”接着就草草結束訪問。

這個視頻經播出後在推特等社交媒體上引發廣泛關注。台灣外長吳釗燮29日曾通過推特評價稱,“哇,在WHO連台灣兩個字都不能提啊?”他並強調,“在對抗全球大流行疫情的時刻,WHO應該把政治放一邊”。他稱,“現在有來自40多個國家、超過450篇的國際媒體報導,高度肯定台灣對抗新冠肺炎的作為;這些報導都沒有將台灣當成中國的一部分,台灣可以提供幫助。”中國大陸方面,官媒央視則在相關報道中批評涉事女記者“居心叵測顯而易見”,更指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令到台灣民進黨政府“撈到了救命稻草”,嘗試“以疫謀獨”。

世衛組織在當天稍後發聲明稱,台灣加入世衛組織的問題取決於世衛組織會員國,而不是世衛組織官員。聲明稱,世衛組織正在與面對當前新冠病毒大流行的所有衛生當局密切合作,包括台灣的衛生專家。聲明中還指出,目前台灣的感染率相對較低,世衛組織正密切關注情勢發展,向包括台灣在內的各地區衛生相關部門汲取經驗,並向全球分享最佳做法。聲明稱,關於疫情,世衛組織秘書處按照既定程序與台灣衛生專家和相關部門合作,促進快速有效的應對並確保訊息流通,並稱台灣的國際衛生條例(IHR)聯絡點能獲取資訊,也可以訪問事件資訊庫平台(EIS)等。

世衛組織強調,台灣流行病學培訓計畫屬於“全球流行病學與公共衛生防疫網”(TEPHINET)成員,另外今年2月有兩位台灣公共衛生專家參加世衛組織為應對疫情舉行的全球研究與創新論壇,與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的全球科學家一起對問題研究做出貢獻。據悉,台灣國民黨籍前總統馬英九執政時期,改善了與中國大陸的關係,使得台灣於2009年到2016年以中華台北的名義,及觀察員的身份出席世界衛生大會,不過,在民進黨前總統陳水扁及現任總統蔡英文執政時期,因為受到壓力,台灣則無緣受邀出席。

中央社的報道介紹稱,今年世衛組織疫情報告中對台灣稱呼一直在變,曾使用“中國,台灣”(Taiwan, China)、“台北直轄市”(Taipei Municipality)、“台北”(Taipei)、“台北及周圍地區”(Taipei and environs)等稱謂,而此次聲明更使用“台灣”及“台灣的”大篇幅回應,令台媒猜測世衛組織立場或有改變的可能性。據報道,2005年WHO與中國大陸簽署備忘錄,使台灣公衛專家要參加國際衛生活動,除了必須事先取得世衛同意,也被要求其所屬機構要有“中國台灣省”的稱呼。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