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新冠疫情將改變世界格局 物資緊缺中誰“搶了”誰的口罩?

發表時間:

自今年1月湖北武漢暴發新冠肺炎以來,短短的3個月中這場過去一百年來未曾出現的全球大流行傳染疾病已在全世界205個國家和地區的境內被發現,有至少110餘萬人確診感染病毒,並有近6萬人不幸因病去世。正在中國疫情被指得到控制,全國於清明節當天舉行國家祭奠日之時,歐盟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疫情發展卻仍在惡化。新冠病度地大流行不僅給各國民眾造成廣泛的生命和健康損失外,它還致使全球超過一半的人口被迫居家隔離,其所帶來的經濟和社會影響更將是海嘯級的。

運送中國製造口罩的貨機抵達法國機場資料圖片
運送中國製造口罩的貨機抵達法國機場資料圖片 © 法新社圖片
廣告

儘管中國在這些受到疫情嚴重影響的國家中率先復工復產,但據世界銀行最新發表的預估顯示,中國等東亞及太平洋地區發展中經濟體的經濟增長將大幅放緩,預料今年中國經濟增長國民生產總值(GDP)將放緩至2.3%,最差更可能只有0.1%的增幅。另在目前以確診人數計算的疫情頭號重災區,美國國內過去兩周來已有超過1000萬人向政府申請了失業補助。而《紐約時報》更是在4月3日的報道中指出,綜合數據估算得知美國當下的失業率應在13%左右,這則是自1929年華爾街崩盤世界經濟大蕭條以來最低的就業率。此外,疫情蔓延全球化給各國經濟和社會帶來巨大負面影響,還給以重回國家為單位的地緣和國際政治奠定基礎。它還讓人們對真正在緊急狀況下,盟友間是否會相互合作和彼此信任程度帶來反思。眾所周知,自疫情發生後諸如口罩和防護服等醫療物資瞬間成為了搶手貨,對這些消耗品的需求暴增也讓在疫情初期使有着世界工廠之稱的中國也突然覺得難以應付。根據中國海關總署近日發布的今年前兩個月外貿進口數據顯示,截至2月底,中國已從全世界進口了20.2億隻口罩,以及2538萬件防護服。要知道,中國是全球口罩生產第一大國,2019年生產超過45億隻,年產值102億元,佔全球產量一半。也正是在疫情向歐美迅速蔓延後,對中國在口罩等醫療物資製造業的巨大依賴,致使法國在近日向中方訂下了巨額訂單,以彌補自己一線醫護人員的燃煤之急。法國衛生部近日介紹稱,作為應對新冠疫情的重要一環,法方已向中國訂購了總10億隻口罩。

但據從中國境內運輸口罩等醫療資源的部分法國官員介紹稱,他們訂購的口罩在中國機場內出現了臨起飛前在停機坪上被美國人以現金高價搶購,並轉運美國的事件。面對這一北約盟國間的爭議性指控,一位美國政府高級官員隨後在華盛頓告訴法新社稱,“美國政府沒有購買任何要從中國運往法國的口罩。” 這位要求匿名的官員還強調,“報道與事實正好相反,完全是假的。”然而,就在美方官員駁斥有美國人在中國機場高價搶購法國訂購口罩是假消息時,德國首都柏林市政府近日購買的應急口罩似乎也遭遇了同樣的命運。柏林內政部長蓋澤爾(Andreas Geisel)證實,有20萬隻德方購買口罩在曼谷被“徵用”。他則批評美國這樣的做法是“現代海盜”。他強調,美國不應該這樣對待大西洋對岸的夥伴。就這一事件,來自柏林市府的消息人士告訴德國《每日鏡報》(Der Tagesspiegel)稱,柏林警方向美國跨國製造公司3M公司訂購了20萬隻N95口罩。這批在中國生產的口罩運到泰國曼谷機場後,原本將空運到德國,卻被攔截轉送到美國。柏林警察局局長史洛威克(Barbara Slowik)則推測稱,這批口罩被沒收原因是美國對口罩實施的出口禁令。據悉,同樣的案例還被指發生在美國近鄰加拿大身上,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在周四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自己很擔心美國搶走加拿大在中國訂購的口罩。加拿大廣播公司曾於當天報道稱,據其了解,最近空運往加拿大的一批口罩,在離開中國前被另一方以高價買走。對此,一位熟悉中加貿易的人士透露稱,“這也發生在我們身上”,但該知情人士只提到了一個歐洲國家,加拿大廣播公司則無法確定買走這批口罩的國家的身份。

另在華盛頓方面,當地時間周四晚間,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疫情通報會上抨擊了醫用口罩生產商3M公司,指責該公司只將N95口罩出售給競價高的外國,而不供應給美國。特朗普提出,將動用美國《國防生產法案》迫使3M公司就範,並揚言3M公司“將付出巨大代價”。對此,3M公司則反駁了外界對其沒有製造更多N95口罩的批評。此舉並進一步加劇了近日在美國國內,特朗普政府與競相滿足各國醫療設備緊急需求的這一美國製造商之間的衝突。3M公司在周五還表示,已經提高了美國國內口罩的產量,並開始從中國的工廠進口口罩,其還基於有關哄擡口罩價格的報道採取了行動。但該公司強調,不會遵守特朗普政府要求停止出口部分美國產口罩銷往加拿大和拉丁美洲的命令。特朗普曾於周四援引《國防生產法》,迫使3M公司根據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FEMA)的決定,按需生產N95口罩。事實上,在這一危急時刻依照國內法律為本國搶佔戰略資源的並不只有美國一方,多家法國媒體近日披露顯示,法國政府今年3月初於里昂境內,依照此前剛剛頒布地應對新冠疫情緊急法令,臨時徵用了瑞典跨國企業默恩呂克(Mölnlycke)從中國購買的400萬隻口罩。據了解,這批口罩從中國發貨後於南法馬賽港抵達歐盟境內。按照原計畫,一半的口罩將被送於歐盟內疫情較為嚴重的意大利和西班牙,剩餘的約100萬隻口罩會運送至瑞典,另外的100萬口罩則計畫留在法國。報導指,經過了瑞典外交人員與法國政府長達數周的交涉後,其中一半的口罩已被法方放行。對此,瑞典外交大臣林德(Ann Linde)在4月3日受訪時指出,“現在是時候與法國取得聯繫了。”她說,“法國的徵用舉措事實上違反了歐盟的基本原則,及法瑞兩國於2017年簽署的雙方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林德續稱,“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該協議其中的一項內容涉及……兩國衛生部門的合作(事宜)!”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