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歐洲/新冠肺炎

中方施壓下 歐盟淡化批評中國散播疫情假消息

路透社在周六援引四名消息人士的話報道指,歐盟近日在中國官方的壓力下,修改了一份關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報告,並淡化了其中歐盟對中國就疫情散播不實資訊地批評內容。

歐盟與中國旗幟資料圖片
歐盟與中國旗幟資料圖片 © 路透社圖片
廣告

同樣的消息也在周五得到了《紐約時報》的報道。《紐約時報》及路透社引述外交消息人士透露的相關信息指,涉事報告原訂於4月21日發表。報告原本提及中國一部分靠歸咎美國將病毒散播國際,來致力限縮病毒源自中國的說法,也提及中方抨擊法國遲於因應疫情、不實指控法國政治人物用種族歧視字眼侮辱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報告還凸顯俄羅斯不遺餘力助推散播不實衛生資訊,削弱西方機構公信力等。報告原文寫道,“中國持續在全球散播不實消息,以洗脫疫情大流行究責並改善國際形象。公開與非公開手段都有被觀察到。”

消息人士透露稱,中國官方在該報告被發表前從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的相關報道中,獲知了其所含內容。隨後,一名中國高級官員與在北京的歐盟駐華官員於報告原定發表日當天取得聯繫,並告訴後者稱,“如果這一報告如其被描述的那樣,並會在今天得到發表的話,將對(我們的)合作構成非常不利 ”。路透社在查看了歐盟內部就這一事件的通訊記錄後報道指,中方出面干預的官員是中國外交部歐洲司楊曉光參贊。他向歐盟方面表示,如若這一報告得到發布北京方面將“非常憤怒”,並指控歐盟官員通過發表該報告是在“取悅他人”。對此,歐盟外交人員解讀為是對“取悅華盛頓”的指控。

這四位消息人士隨後向路透社表示,在中方的干預下,這一報告被推遲發布。而其在24日發布的最終版本與原定要發布的文本間也存在多個差異。後來報告里關於中國“全球散播不實消息”,以及提到中法間爭執等字句已被拿掉,一些用語也軟化。這場報告之爭是一場全球就疫情描述角力戰的一環,也正值歐盟想贏得北京貿易讓利、並盼疫情大流行一過,雙方便能重建深厚關係之際。分析人士指出,歐盟正為在中國的歐洲企業爭取更佳待遇,而在疫情大流行前,中歐每日的雙邊貿易額超過16億美元;德國汽車製造商、法國農民及其他產業,都高度依賴對中國出口。

《紐約時報》的報道還介紹稱,原本該報告按計畫應於21日一早發布,但在中方的干預下,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的公關顧問奧斯奧利奧(Esther Osorio)則下令暫緩將其發布。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