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冠狀病毒大流行/後世界格局

世界報:疫情大流行後 世界需要重建

標註日期5月2日的法國世界報,頭版重點是法國經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創,估計今年一季度GDP下降5.8%,是1949年以來最嚴重的倒退。世界報另一重點是,文藝界大咖們聯署批總統馬克龍忘記了文化藝術,要求政府在文化活動未恢復之前,繼續向文藝從業者發錢。世界報社評指出,冠狀病毒大流行後,世界需要重建。

Podcast
Podcast © FMM
廣告

病毒危機打破世界秩序

世界報的社論指出,這場全球健康危機正在深刻改變着大國之間的關係。在這樣的情況下,歐洲如果想對疫情後的世界格局發揮影響力,應該組織自身的重建。

這篇社評首先問道:在全球健康危機作用下,我們是否正在目睹一場地緣政治環境的根本轉變?這個轉變的動力,是之前已存在的趨勢加速?還是範式的轉變?疫情大流行之後的世界,會比之前更壞?還是更好?

世界報說,提出上述問題與兩個月來我們對未來社會和經濟的提問一樣, 都是應該的。但我們不知道這場危機將持續多久,規模多大,以什麼方式被克服。所以試圖回答上面的問題有碰運氣的偶然。不過,現階段我們到有可能從這場病毒大流行對世界秩序的衝擊中,吸取一些教訓。

首先,二戰之後,在美國主持下建立的國際秩序已經不能適應21世紀的國際力量關係。其實二戰後的國際秩序,在冠狀病毒瘟疫之前,已經動搖。某些人甚至認為,世界秩序從1989年東歐共產陣營解體之後,就開始掉渣了。

而冷戰的結束,前蘇聯的消失,中國的崛起,都一點一點地動搖着美蘇對抗的世界格局。最終,美蘇兩極世界被亂糟糟的多極世界取代了。然後,這個多邊治理模式,湊合著自我調適,運轉越來越差。現在,這場冠狀疫情引發全球危機,徹底打碎了全球多邊管理模式的安排。

安理會已經癱瘓

該文說,世界報本星期對國際地緣政治缺陷的調查揭示,冠狀病毒疫情的爆發讓人們看到,中國的崛起是如何打破整個世界體系的穩定。比如,世界衛生組織拖延向國際社會發出病毒大流行的危險警報就突顯北京對這個組織的操控,以及北京對聯合國的滲透。

而現在中美之間的競爭,在相互指責病毒起源的背景下,變得更加惡化。美中兩國看上去經常用更多精力展開對抗,而不是更好的管理本國民眾遭受的衛生危機。

另一個教訓是: 美國不再像20世紀做的那樣,扮演世界領袖的角色。近幾年來,美國對全球事務越來越不情願參與。現在美國被這場冠狀疫情削弱,更完全撤出了國際事務。甚至本該由特朗普主持召開的一些國際會議,還要請求他出席,而且通過視訊,他才答應參加。不過這些國際會議即便召開了,也沒取得什麼結果。

世界報的社論指出,在聯合國,安理會已經癱瘓。這是一個事實。

歐洲怎麼辦?

最後,歐盟也未能經受住這場疫情的打擊。歐盟眼看着冠狀病毒來襲,卻束手無策,未能組織所有成員國與遭災最重的成員國團結在一起。而歐盟各國的自私與邊界的恢復,威脅到歐盟兩大支柱:一是申根區域,二是共同市場。

現在,歐盟被美國放棄,被中國覬覦,與俄羅斯關係冷淡,卻仍在相信多邊主義。

但在這場世界危機後,歐盟如果想在世界新秩序的重塑中發揮影響力,讓世界變得更加公平和安全,就必須以團結和果斷的方式,開始組織重建歐洲自己的經濟,而不是被動接受新秩序。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