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歐洲/中國/軍事

北約秘書長:中國離歐洲的前門越來越近

德國《星期日世界報》(Die Welt am Sonntag)6月13刊登了對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 )的專訪。他表示,中國的崛起正在根本上改變全球的力量平衡,其也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他指出,隨着中國離歐洲的前門越來越近,北約在未來必須面對中國問題。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資料圖片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資料圖片 © 路透社圖片
廣告

斯托爾滕貝格指出,“中國的崛起正在從根本上改變全球的力量平衡,它帶來了諸如在經濟層面的新機遇,也同時帶來了新的挑戰”。他口中的中國挑戰主要關注於軍事層面,包括北京擁有全球第二大的軍事支出,根據美國國防部的消息,中國目前擁有超過2000枚短程、中程和遠程導彈。

斯托爾滕貝格談到,中國軍方所擁有的東風-21D彈道導彈(DF-21D)尤為奏效。他稱,“中國正大力在能到達歐洲的核武器和遠程導彈領域進行投資,北約盟國必須共同面對這一挑戰”。報道稱,中國對軍力和軍備的重視不但是希望迫使美國退出印太地區,同時還要在允許的情況下獲得制海權,以對貿易航線進行控制。

斯托爾滕貝格指,“中國正距離歐洲的前門越來越近,在北極、非洲和地中海都有所存在。北京還正大力地對歐洲的關鍵基礎建設進行投資,並在網絡空間固定活動”。他認為,雖然目前沒有國家直接受到中國威脅,“但我們觀察到南中國海正發生着非常嚴重的事態發展;中國正在不斷地妨礙國際公海上船隻的自由航行。我對此有所顧慮”。

斯托爾滕貝格指,與北京保持對話十分重要,與此同時顯而易見的是,“南中國海並不在北約的範圍之內,也沒有理由向當地派遣盟軍部隊”。不過中國仍處於剛剛發布不久的北約2030倡議,就未來十年聯盟的使命和結構提出了新計畫的中心問題之一。北約指為此將需要與澳大利亞、日本、新西蘭和韓國等國家更緊密地合作。他表示,“我們信仰自由貿易,及依照相關法律在國際水域的自由航行,這同樣適用於南中國海。”。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