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生態 健康與科技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 利用移動技術向失業群體提供財政支持

發表時間:

在新冠病毒(COVID-19)導致的經濟危機中,發達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要面對的現實問題是如何快速地向失業群體提供財政支持。經濟封鎖、社交距離、不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以及低收入國家中常見的高度的非正規性都加大了向失業群體提供財政支持的難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濟學家Sonja Davidovic , Delphine Prady 和首席數字專家Herve Tourpe Herve Tourpe 撰文說,許多國家的政府正在利用移動技術。

Podcast
Podcast © FMM
廣告

由於無法直接保障就業機會,許多新興和低收入國家正在加大對家庭和個人的直接支持力度。在非正規部門中,就業情況數據的缺失以及企業與個人之間模糊的界限阻礙了勞動力市場政策的有效性。因此,各國政府在試圖加強社會保障制度並擴大覆蓋面的同時,也寄希望於現金轉移支付。

通常來說,針對最脆弱家庭提供收入支持,取決於一個與社會經濟信息掛鉤的穩健的國民身份識別系統,並且需要採取各種辦法向急需的家庭發放現金。缺少危機應對緊急措施中的任何組成部分都會引發棘手的問題,例如,如果一個政府因缺失社會經濟信息而不能針對目標受益人,那麼這個政府可能就不得不增加支出來擴大社會安全網,不然就要控制預算並將需要支持的家庭排除在外。

移動支付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既有效又能保持社交距離的現金轉移方式,這是因為在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內,手機的普及率和使用率非常高,並且 在全球範圍內,每十萬成年人擁有的移動貨幣代理商為228家 (一類小型零售商,客戶可以通過代理商在移動賬戶中存取現金、購買手機通話卡等),而每十萬成年人擁有的銀行和ATM數量分別僅有11家和33台。因此,移動貨幣可以幫助生活在農村和偏遠地區的人們獲得政府的現金轉移,而不用長途跋涉或漫長的排隊等候,甚至都不需要開設銀行賬戶——這是移動支付的關鍵優勢之一,尤其是考慮到當前世界上仍有17億人口無法獲得正規金融機構的服務。

新冠疫情使得許多國家加強了自身的移動貨幣生態系統,並解決了具體的限制問題。業務更成熟的政府反應更為迅速。但使用移動貨幣也存在風險和局限。農村和偏遠地區的人們可能缺乏移動網絡覆蓋,不易獲得貨幣代理商的服務,或者僅僅是缺乏電力供應。將移動貨幣兌換成現金的成本仍然十分高昂。數字和金融知識的匱乏也是阻礙數字移動服務普及的一個眾所周知的原因。

新冠疫情迫使許多國家的政策制定者迅速做出反應,以減少針對電信或金融科技公司發行移動貨幣的監管薄弱環節,這些公司的客戶往往不像銀行客戶那樣能夠受到監管保護。因此,必須確保推進移動貨幣的風險(包括網絡風險和數字欺詐)不能高於其所帶來的好處。

除了應對危機,許多國家在努力推動移動支付平台的建設,以減少腐敗、提高效率和提升預算透明度,同時擴大金融包容性,特別是對非正規部門和婦女而言。

在迅速擴大移動現金轉移的規模來幫助減輕疫情影響的同時,各國政府還應採取一種超越技術的廣泛方法,並考慮建設一個在穩健且有韌性的移動項目背後的整個生態系統。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專家呼籲政策制定者和相關行業應考慮一個整體全面的方法,將可持續移動貨幣平台所有的“構件”整合到一起,包括利益相關方以及有助於在風險下實現收益最大化的設計和政策要素。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