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北約/中國/政治

北約秘書長:我們不把中國視為對手或敵人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日前在受訪時說,北約需要在重要議題上與中國進行政治接觸,包括氣候變化和軍備控制,不把中方視為對手或敵人。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資料圖片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資料圖片 © 路透社圖片
廣告

斯托爾滕貝格在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10月6日刊登的採訪中表示,北約計畫與中國進行更多而非更少的合作。他說,“我們不認為中國是一個對手或敵人。我們需要在氣候變化等重要問題上與中國接觸;如果不包括中國,就沒有辦法在世界範圍內減少足夠的排放。我們需要與中國討論軍備控制。因此,我們需要在政治上與中國接觸。同時,我們看到中國的崛起。”

斯托爾滕貝格說,“我們看到,中國很快將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他們已經擁有第二大的國防預算。他們已經擁有最大的海軍。他們正在大量投資於新的現代能力,包括核能力。”北約秘書長還補充說,“他們在使用許多新的顛覆性技術方面處於領先地位,例如人工智能--也將其整合到新的非常先進的武器系統中。而且我們看到一個更加自信的中國,例如,在南中國海。所有這些都關係到我們的安全,因此北約必須對此作出回應。”

當談及與俄羅斯和中國的武器協議的未來時,斯托爾滕貝格說,“在過去幾年裡,我們看到一些非常重要的軍備控制協議的消亡,主要是因為俄羅斯的違反行為--稱為《中導條約》的東西,它禁止所有中程武器系統或導彈。好消息是,俄羅斯和美國實際上能夠同意延長一個叫做《新裁武條約》的協議,這是一個對遠程核彈頭或遠程導彈彈頭進行限制的協議。”

斯托爾滕貝格續稱,“這很重要,因為它給了我們一些時間來嘗試在此基礎上取得軍備控制議程上的進展......當然,中國也必須被包括在內,因為中國是一個全球大國,隨着全球角色也帶來了全球責任。因此,我們正在努力尋找將中國納入軍備控制的方法。”

就為何美國和澳大利亞達成的三邊安全協議(AUKUS)和潛艇計畫對北約來說仍然是一個勝利?斯托爾滕貝格指出,“我理解法國感到失望。與此同時,北約盟國早在今年6月在布魯塞爾與拜登總統和所有其他領導人舉行的北約峰會上就同意,我們需要與我們所謂的亞太夥伴更緊密地合作。它是澳大利亞,但也是新西蘭、日本和韓國在許多問題上,包括網絡,但也解決我們在這個地區看到的海上挑戰。因此,北約盟友與澳大利亞合作是一件好事。”

就北約如何準備在氣候變化後的世界中保護自己,斯托爾滕貝格說,“關於氣候變化和安全之間的聯繫,它將影響我們進行軍事行動的方式,極端的熱度,海平面上升......將影響海軍基地和軍事設施。我們有北約士兵在伊拉克行動;去年他們在那裡有很多天的溫度超過了50攝氏度。當然,什麼樣的設備、制服、如何在這些極端的天氣條件下發揮作用都很重要。”

斯托爾滕貝格稱,“ 極地冰層的融化將改變我們可以行動的地方或在高緯度的北方,等等。因此,它將直接影響到我們的軍隊如何組織和執行他們的任務和行動。”他說,“第三,北約在減少排放方面可以發揮作用,因為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家同意他們應該減少溫室氣體的凈零排放。然後,我們還必須減少軍事行動的排放。我們必須在不妨礙、減少我們武裝部隊的力量和效率的情況下做到這一點。我認為這絕對是可能的。”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