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病毒溯源

冠狀病毒起源:美國情報界新報告

美國情報界周五10月29日發布有關冠狀病毒(Covid-19)起源的新評估報告,回應拜登8月要求美國情報界更新針對冠狀病毒起源的評估。

美國情報界發布冠狀病毒起源新報告2021年10月29日
美國情報界發布冠狀病毒起源新報告2021年10月29日 © dni.gov
廣告

該報告在首頁的提要說:美國情報界(IC)評估認為,病毒SARS-CoV-2,即COVID-19的根病毒,最初可能是在小範圍內暴露,並感染人類,時間早於2019年11月。2019年12月在中國武漢出現第一個已知的病例群。情報界各機構在其他幾個關鍵問題上達成了廣泛的共識。

這份17頁的報告稱,我們認為該病毒不是作為生物武器開發的。不過,大多數情報機構都以“較低置信度”評估這款病毒可能沒有基因改造。

但有兩個情報機構表示,目前沒有足夠證據來對基因是否受到改造做出評估。

最後,情報界認為,在冠狀疫情COVID-19最初爆發之前,中國的官員並不預知該病毒的存在。

這個報告說,情報界對冠狀病毒COVID-19最可能的來源仍然存在分歧。所有機構都認為,兩種假設都可以成立:自然接觸受感染的動物,與實驗室有關的意外事故。

四個情報部門和國家情報委員會以“低置信度”評估最初的冠狀病毒SARS-CoV-2感染很可能是由於自然暴露於感染了SARS-CoV-2或密切相關的原生病毒的動物造成的--這種病毒可能與SARS-CoV-2有99%以上的相似度。

這些分析員都強調指出,中國官員對於許多自然暴露的載體以及其他因素的無知。

有一個情報部門以適度的信心(中度相信)評估冠狀病毒SARS-CoV-2首次感染人類很可能與一間實驗室發生的意外有關,這個意外可能涉及一次實驗、對動物的處理或武漢病毒研究所的採樣。

這些分析都強調了冠狀病毒的研究工作的內在固有的風險。

在沒有更多信息的情況下,有三個情報部門的分析員無法贊同任何一種解釋。一些分析員傾向於自然來源,另一些傾向於實驗室來源,還有一些評估認為這兩種假設有同等的可能性。

該報告說,各情報機構分析觀點的差異主要源於評估情報和科學出版物的方式不同,以及情報和科學方面的缺失。

美國情報界認為,除非新的信息能夠確定最初自然動物接觸的具體途徑,或者確定武漢的一個實驗室在冠狀病毒COVID-19出現之前正在處理SARS-CoV-2病毒或密切相關的原病毒,否則將無法對冠狀病毒COVID-19的來源提供更明確的解釋。

該報告的要點稱,美國情報界和全球科學界缺乏臨床樣本或對首批冠狀肺炎COVID-19病例的流行病學數據的全面了解。如果我們獲得早期病例的信息,確定有用的地點或專業陳述,可能會改變我們對這些假設的評估。

另據美國之音今天報道,這份美國情報界的病毒溯源新報告說,中國政府繼續阻撓國際調查,拒絕分享信息,並怪罪於美國等其他國家。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