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烏克蘭/北約/德國

默克爾為其拒絕烏克蘭加入北約承責

德國前總理安格拉-默克爾4月4日表示為自己在2008年拒絕啟動接納烏克蘭加入北約組織(NATO)的進程承擔責任。

德國前總統默克爾執政16年後離開政壇,其親俄政策受質疑(資料圖片)
德國前總統默克爾執政16年後離開政壇,其親俄政策受質疑(資料圖片) © AP / TLS
廣告

在2021年底離開政壇的前德國領導人默克爾在其發言人發表的一份簡短聲明中表示,她“為自己在2008年布加勒斯特北約峰會上的決定承擔責任”。

在周日晚間的視頻信息中,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曾批評北約在2008年"隱蔽地拒絕"了烏克蘭加入其行列。澤連斯基表示,這是因為西方"一些政治家對"莫斯科的"荒謬的恐懼"。這些政治家"認為通過拒絕烏克蘭加入北約,可以安撫俄羅斯"。

澤連斯基還建議現已卸任的默克爾和法國前總統薩科齊訪問發生俄軍屠殺平民的布查鎮。他說,這是基輔西北部最近被烏克蘭人奪回的一個城鎮,那裡有許多平民被殺害。"我邀請默克爾夫人和薩科齊先生訪問布特查,請他們看看對俄羅斯的讓步政策導致了什麼。

據法國《世界報》介紹,2008年4月在布加勒斯特舉行的北約峰會上,德國反對啟動烏克蘭和格魯吉亞的加入北約的程序,當時的法國總統薩科齊也持同樣立場,他們認為,這些國家是不夠穩定的民主國家。

澤連斯基在周日晚間的信息中補充說:"我們不怪任何人,只怪俄羅斯軍隊(......)和那些給他們下命令的人。

默克爾對俄政策受質疑

擔任了16年德國總理的默克爾,自烏克蘭戰爭開始以來幾乎沒有發表過意見。但她的發言人發表的聲明透露,默克萊還是表達了對烏克蘭的支持。默克爾的女發言人說,"鑒於在布查鎮和烏克蘭其他地方發現的暴行,德國政府和國際社會為支持烏克蘭並結束俄羅斯的野蠻行為和對烏克蘭的戰爭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得到了前總理的全力支持"。

在默克爾下台幾個月後,甚至在她自己的陣營中,她的對俄政策也受到了嚴厲的質疑,她被批評對弗拉基米爾-普京總統的態度不夠堅定。

此外,與社民黨組成大聯盟執政數年的保守派領導人默克爾還被批評採取了導致德國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的政策。在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之前,俄羅斯天然氣佔德國進口的一半以上。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