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美日軍事

美國擬在日本建新軍事機構以更密切協調行動

美國考慮在日本部署新軍事機構,以加強與日本自衛隊協調行動,因為台灣突發事件需要迅速的集體反應。

美國印太司令部和日本自衛隊於2023年3月19日舉行了雙邊轟炸機一體化演習。
美國印太司令部和日本自衛隊於2023年3月19日舉行了雙邊轟炸機一體化演習。 © Japan Maritime Self-Defense Force推特
廣告

日經亞洲8月5日報道,美國參議院於七月底批準的《2024 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美國的軍事預算案--包括要求國防部研究修改美國在日本的指揮結構的措辭。

目標是找到協調美國在日本所有軍事行動的方法,促進與東京的綜合軍事規畫,並採取行動配合日本建立新的聯合總部。

考慮到台灣危機,眾議院軍事委員會副主席羅布-威特曼(Rob Wittman)表示支持參議院的條款,並指出眾議院將在預算談判中討論這一問題。

「日經亞洲」報導,美國參議院於7月下旬通過2024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NDAA),提供美國國防部總額達8860億美元預算,其中包括要求國防部考慮調整美國在日本的指揮結構。

弗吉尼亞州共和黨人威特曼先生接受《日經新聞》採訪時說:"在高度競爭的環境中,在非常困難的條件下,[與日本進行雙邊行動協調]的時間越多,有時就意味着可以決定勝負"。

美國參眾兩院將於秋季舉行會議,起草2024年《國防授權法案》的最終文本。預計日本的指揮結構將是參眾兩院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與此同時,喬-拜登總統的政府也開始就駐日美軍的結構改革進行初步討論。

日經亞洲說,隨着日本實施二戰以來最大規模的國防改革,美日之間長期以來明確的角色分工--即所謂的"劍盾關係"正在消失。在這種關係下,人們通常認為美國將負責進攻行動,而日本只扮演防禦角色。

日本正在獲取戰斧巡航導彈等遠程打擊能力,並表示更願意參與保衛台灣的軍事行動。日本還在努力推進包括太空和網絡在內的所有領域防禦能力的發展。

總部位於華盛頓的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日本問題主任克里斯托弗-約翰斯頓(Christopher Johnstone)說,美國需要在日本設立聯合指揮機構,以避免行動重疊,並在緊急情況下迅速採取聯合行動。

該報說,駐日美軍總部並不負責監督在日本的聯合行動。相反,總部設在夏威夷的印太司令部發揮着與各軍種和日本自衛隊協調的作用。

在2011年,美軍在東京成立了一支由太平洋艦隊司令領導的聯合支援部隊,以應對福島大地震和核事故。該部隊負責協調駐日各軍種的日常行動,並就聯合應對措施與日本政府進行磋商。

總部設在華盛頓的美國笹川和平基金會(Sasakawa Peace Foundation USA)高級主管詹姆斯-肖夫(James Schoff)說,福島事件表明,美國目前的指揮結構並不適合促進與日本的行動協調。

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高級政治學家傑弗里-霍農(Jeffrey Hornung)提出東京和夏威夷之間遠程協調的風險,指出,因為中國可能通過對通信基礎設施的網絡攻擊破壞通信。

五角大樓拒絕就日本未來的指揮結構發表評論,但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此前承認美軍有必要加強行動協調。

奧斯汀今年 5 月對《日經新聞》說:"我們目前沒有改變(美軍)作戰指揮結構或權力的計畫,但我們將繼續探索更有效的指揮控制關係,以加強與日本的互操作性和反應能力。

奧斯汀還重申,他的部門"支持"日本建立永久性聯合總部的決定,並表示東京期待已久的組織改革將有助於深化雙邊協調。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