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美國/中國/國際

北美防空司令部司令:中國軍機最快可能今年開始在美國ADIZ附近活動

3月12日,北美防空司令部司令兼美軍北方司令部司令吉洛特(Gregory M. Guillot)警告美國國會議員稱,中國軍機最快可能於今年開始在美國防空識別區(ADIZ)附近活動。

北美防空司令部司令兼美軍北方司令部司令格雷戈里·吉洛特資料圖片
北美防空司令部司令兼美軍北方司令部司令格雷戈里·吉洛特資料圖片 © 美聯社圖片
廣告

吉洛特在上月宣誓就任上述職務後的首次國會作證中對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說:“幸運的是,我們還沒有看到中國軍機在我們的防空識別區附近活動,但我認為這種情況最早會在今年出現”。

吉洛特周二在聽證會上補充說:“這表明了我對中國日益增長的能力的總體擔憂,不僅是軍機,還有艦船,甚至潛艇,它們能夠在離中國更遠、離我們海岸更近的地方活動”。

所謂防空識別區是延伸到領土邊界以外的緩衝區域,覆蓋了距離海岸線數百英里的空域,各國利用這些區域來跟蹤接近的飛機。北美防空司令部利用衛星、地面和機載雷達以及戰鬥機組成的網絡對飛機進行跟蹤,所有從國外進入或離開美國領空的飛機都必須事先經過識別。

俄羅斯戰鬥機和轟炸機經常在不進入美國或加拿大領空的情況下進入美國的防空識別區。北美防空司令部偶爾會出動戰鬥機攔截這些俄軍軍機,並將其護送出防空識別區。今年2月,北美防空司令部報告了三起俄羅斯軍機在阿拉斯加防空識別區內活動的事件。

然而,中國軍機進入美國防空識別區將標誌着解放軍的活動範圍擴大。近年來,解放軍已數百次進入台灣的防空識別區,有時一天內派出數十架軍機,觀察家警告說,這些行動可能是在試探台灣的防禦力量。

五角大樓曾於去年透露稱,中國軍機在過去兩年中對美國軍機進行了180多次“危險性”攔截,超過了前十年的總和,這加劇了人們對中國軍方不可預測且日益挑釁的行為的擔憂。據報道,與此同時,中國的偵察氣球近年來曾五次進入美國領空,五角大樓在幾次事件發生時都沒有發現,直到去年1月,一個中國偵察氣球穿越了整個美國大陸,最終在幾天後被美軍軍機擊落。

吉洛特周二在聽證會上表示,北美防空司令部已採取措施,更好地識別間諜氣球等過去可能被忽視的物體,彌補了他的前任範赫克(Glen D. VanHerck)強調的“領域意識差距”。

吉洛特說:“首先,我的前任……指示調整雷達靈敏度,這樣就能更好地探測低雷達截面的緩慢移動物體和高空物體。其次,當我們的操作員看到斷斷續續的達到時,過去通常會認為是天氣或其他現象導致了不一致的達到,但現在他們會繼續更仔細、更持續地跟蹤這些達到,以確保這不是氣球或其他現象”。

吉洛特補充說:“第三是其他作戰司令部之間更好的‘領域意識’。隨着我們獲得聯合全域指揮控制(JADC2)……從一個作戰司令部到另一個作戰司令部共享數據的能力,而不是停留在地圖上畫分區域的黑線上,現在我們可以通過電子方式無縫共享信息,以提高我們對遠離我們海岸的地區的認識”。

儘管如此,吉洛特仍表示北美防空司令部和美軍北方司令部的監測系統需要進一步投資,並稱超視距雷達(OTHR)和遠程識別雷達(LRDR)是他的“當務之急”。

美國導彈防禦局今年1月表示,位於阿拉斯加的遠程識別雷達導彈防禦系統已基本完工,將於今年年底開始運行。美國和加拿大軍方都對超視距雷達進行了投資,美國空軍計畫為北美防空司令部和美軍北方司令部建造4個超視距雷達。吉洛特補充說,阿拉斯加將有一個超視距雷達。由於該進程仍處於早期階段,他強調保持該計畫的正常進行至關重要。

吉洛特說:“這將使我們具備對抗巡航導彈、傳統空軌以及高超音速導彈的能力。保持該項目按計畫進行是美軍北方司令部的首要任務,因為它將帶來巨大的能力”。他指出,高超音速武器比洲際彈道導彈構成更大的威脅,因為它們能夠在更低的高度飛行,而且機動性強。

吉洛特談到:“高超音速武器可能是我們現在面臨的最不穩定的武器,它們縮短了探測時間,而且不遵循傳統的彈道軌跡,這意味着它們非常難以預測,基於它們的速度和機動性,不確定區域非常大。這就是為什麼它們不僅對探測,而且對跟蹤和最終擊敗都是一項挑戰”。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