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華世界

兩屆北京奧運:從“與國際接軌”到“為世界指明方向”

發表時間:

北京冬奧會舉行前夕,中國資深媒體人、現旅居德國的時評家長平先生接受本台電話採訪,就兩屆北京奧運間的關聯及巨大變化、新冠防疫、國際社會對中國關係的變遷、北京對冬奧的“文化宣傳”及對本次冬奧的期待等議題談他的看法,歡迎收聽。

2月4日北京鳥巢體育場舉行冬奧開幕式
2月4日北京鳥巢體育場舉行冬奧開幕式 REUTERS - CARLOS GARCIA RAWLINS
廣告

北京冬奧會即將開幕,北京將成為世界上首個同時舉辦過夏季和冬季奧運會的城市,不少評論因此都從這個角度,對2008和2022兩屆奧運的舉辦中國以及中國與世界關係的變化做對比,您對這個問題怎麼看?北京此次和上次舉辦奧運有什麼不同? 

長平:這兩屆奧運會有很多的不同點,但是在我看來, 最大的不同是中國民眾對奧運會的期待改變了。 這兩屆不同的奧運會前後關聯,成為一體,2008年,我任職於中國國內媒體,當時我和很多媒體人及知識分子一樣,期待利用奧運會的機會,更多地呼籲民主和言論自由,法治建設和其它普世人權。很多人都知道2008年,我寫過兩篇文章引起了很大地輿論風暴,一篇叫西藏“奔向民族主義情緒”,呼籲重視少數民族的權利,傾聽他們的聲音。另外一篇文章是“奧運會遭遇到抗議並不可怕”,這篇文章發表在中國的主流媒體,我在文章中為無國界記者協會等國際組織抗議北京舉辦奧運會的活動進行了辯護,認為抗議是應該被認可的。今天回頭看,這樣的文章可以說是難以想象的。很多人會說,這樣的文章沒有人敢寫,寫了也不可能在國內的報紙文章發表出來。但我想,以這個個人的例子來說明兩屆奧運會之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2008年在無國界記者組織的新聞自由指數中,中國在173個國家的排名是第167位,到2021年,中國在180個國家的中排名第177位,雖然都是倒數幾名,但是倒數得更靠底了。

在現實的中國言論空間,中國人的感受比數字更加糟糕,這種倒退發生的背景是中國政府在2008年前後信誓旦旦地承諾,會通過奧運會提升新聞自由等人權狀況,但實際發生的情況是:中國政權利用奧運會進一步欺騙國際社會,同時打壓中國地人權和其它社會運動。在我看來,2008年哪一點和2022年奧運相關呢?我把2008年稱為“中國夢的元年”,就是那一年中國政府的外交策略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在那之前,中國的媒體宣傳策略是叫與國際接軌,我們要走向世界,但是從08年之後,中國政府慢慢地將輿論引導到中國已經站在世界舞台,甚至站在世界舞台地中心。到2022年,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為世界指明方向,這樣的官方媒體報道,是超過了文革對毛澤東的宣傳,這是我看到的巨大不同點。

新冠疫情下北京冬奧註定不同尋常,尤其是在中國的“清零”政策下,包括對奧運人員及場館設施“閉環管理的”“泡泡”、包括比賽不對公眾售票等等,相比同是疫情下召開的東京奧運無疑措施更加嚴格,而民眾似乎都能普遍理解和接受,您對此怎麼看? 

長平:在我看來主要不是中國民眾普遍接受管制,而是管制更加嚴格了,以及對於違反管制地懲罰更加地殘酷。仍然以言論管控為例,2008年中國對奧運會地轉播進行了一些限制,但是還允許轉播,還設立了抗議區,儘管從來沒有批准一起抗議申請。中國政府當時也限制了一些報道,但是還是為記者設置了相對有些自由度的互聯網空間,取消了一些審查。到了2022年這一屆北京奧運會,雖然記者還是有一定 使用互聯網的自由,但是中國政府以疫情為由,把他們限制在一個嚴密的“泡泡”中,尤其過分的是,中國政府還警告外國運動員,假如有任何違反中國法律的聲明,都可能受到懲罰。

另外據加拿大一家網絡監控機構的研究,運動員和記者廣泛使用的叫“冬奧通”的智能手機應用程序也存在明顯的安全漏洞,這些管制,更不用說通過健康碼,以及封街道、 封小區、甚至封城市這樣的舉措,輕而易舉就可以讓小到一個個人、大到一個社區寸步難行,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民眾被管控地顯然是與2008年相比嚴格了很多倍。

從另一方面,外界對中國的態度是否也有變化? 世界對北京舉辦奧運的期待是什麼?對於外交抵制不同國家間的態度不一,您怎麼看? 

長平:國際社會對於2022年北京奧運會的期待和2008年確實是有很大的不一樣,自從六四鎮壓之後,中國政府採取的政策,我剛才講了,以2008年為一個時間節點,在這之前,是鄧小平指定的韜光養晦的政策,實際上就是欺騙國際社會,假裝在緩步地走向普世人權,而國際社會相應的主流社會認為是文明地終結,就是民主人權已經取得了勝利,冷戰已經結束了,中國已經是一個慢慢跟上的國家,但是它一直是在超這個方向走,所以對中國採取了接觸政策,在一些重大地問題上也是採取了所謂“靜默外交”外交,給中國面子。但事實上,中國借這個機會在政治上、經濟上、輿論滲透上都得到了進一步地發展。到了2022年,在這之前的幾年,西方社會就有所反思,所以現在地對2022年奧運的態度可以說很大程度上是對長期以來對接觸政策和“靜默外交”反思基礎上所做出的一個應對。另一方面,可以說整個西方主流社會還處在反思的過程中,還沒有一個取得共識的對付中共這樣一個“巨大怪獸”的辦法,沒有形成共識。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也有很多西方政客西方企業的投機取巧 利慾熏心,見利忘義,跟中共可以說是狼狽為奸,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就出現了你剛才提到的,雖然有以美國為主的一些西方國家對這屆奧運會的外交抵制,但是也有很多國家 很多國際組織跟中國進行更多的更深層次的接觸和交易,所以可以說在這屆奧運會中向如何對待中共問題上變得特別的複雜。

冬奧前夕,除了美國等國的外交抵制,包括法國國民議會也高票承認對新疆維吾爾人做法是種族滅絕,希望借奧運施加壓力,而北京也加大因對,有報道說冬奧前中國加大了對西方有影響人士的招募,包括網紅、知名運動員等,為冬奧會做正面宣傳,特別是針對年輕人常用的網絡平台如TikTok、Instagram或Twitch等,在奧運的內容宣傳上也以文化為主,體現中國歷史文化遺產瑰寶,同時也強調現代中國的社會文化生活,作為資深媒體人,您怎樣看此次北京冬奧的宣傳? 

長平:謝謝,這個問題非常重要, 在奧運會的宣傳中以文化為主,這是一個非常到位的觀察。事實上,這種宣傳的策略,是1989年六四鎮壓之後,中共長期進行的宣傳伎倆,也就是將制度的衝突包裝成文明的衝突。其實這是“中國夢”的實質,就是說它將人權、民主、自由與專制制度水火不容說成是與中國文化傳統不相協調。中國要求尊重不同的文明,其實在中共的宣傳語境中,就是要求尊重它的專制制度,它現在利用更多的媒體平台,包括你提到的tiktok,甚至聘用國外的一些專業人士或個人,進行一些中國的“文化”宣傳,在這一點上,實際上的加引號的文化不是真正說明它有多麼重視中國傳統文化 ,更不用說重視西藏文化或者維吾爾文化,很大程度上,中共這幾十年是在扼殺中國文化,但是它在這裡利用文化、甚至是利用文化歷史遺產等等來包裝它的專制政權。所以在奧運會的宣傳中,也體現了這個脈絡。

習近平此前說,中國已經做好準備,有信心為世界奉獻一場簡約、安全、 精彩的奧運盛會,現在冬奧就要舉行了,您對此次北京冬奧抱有怎樣的預期? 

長平:我留意到在昨天(1月27日)北京奧運會即將開幕的時候,來自世界各地的243個非政府組織,呼籲對其進行進一步的外交抵制,這些組織發布的一個聲明稱,2022年北京冬奧會將在中國政府犯下的暴虐罪行和其它嚴重侵犯人權的行為中開幕。聲明中有一點對我觸動很大,就是這些組織呼籲各國政府加入外交抵制行動,並敦促運動員和贊助商不要讓中國政府的人權侵犯行為合法化。在我看來,這一點非常重要,就是中國政府一直在利用奧運會等國際性的活動,將自己的專制合法化,所以它在這之前宣傳中國是“全過程的民主”,它的民主是勝於西方的民主,這在2008年之前是一種不可想象的宣稱,但是直到今天,比如說包括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里斯等一些政要出席北京冬奧開幕式,更不用說,國際奧委會等組織和中國政府的深度接觸,他們都是在將中共侵犯人權的行為合法化,對於運動員來說,我不期待運動員能夠做出多少個人抵抗,但是由於他們也親自體會了專制政權的限制和恐嚇,也看到他們的同行彭帥,因為控訴高官性侵,如何被限制和操控,所以我希望他們能夠更多地了解中共政權的實質,也能在未來有機會 敦促國際奧委會等國際組織,不要再狼狽為奸、助紂為虐。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