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亞洲周刊

美台港部落主義禍害美國會之亂,折射社經矛盾

發表時間:

亞洲週刊最新一期的封面專題是:美台港部落主義禍害美國會之亂,折射社經矛盾。美利堅國會被支持特朗普的示威者攻佔,令人聯想二零一四年台灣太陽花學運攻佔立法院、二零一九年香港反修例暴亂示威者攻佔立法會。「部落主義」幽靈,其實早就在美國、台灣與香港上空盤旋,造成巨大禍害。美國作為民主制度的典範,過去教科書式教導建立民主共識、多數尊重少數等價值的「應許之地」,一夜之間崩塌。社交媒體上,信息迴音壁製造無數部落,代替民主共識,社會被撕裂。在疫情下,美國中產階級分成兩個群體,擁有股票與置產者財富飆升,否則即財富縮水與面對失業之苦。拜登的智囊提出新的理論與實踐路徑,迎向部落主義的挑戰。

亞洲周刊
亞洲周刊 RFI
廣告

如何理解現在瀰漫在美國乃至全球的部落主義傾向,有哪些特徵和表現?

早在二零一八年,耶魯大學華裔法學教授蔡美兒(Amy Chua)就認為部落主義(Tribalism)已籠罩世界,部落主義者們認為「社群認同大於天」(Group Identity Is All),依靠社交網絡的作用強化部落之間的邊界,製造迴音壁,「部落」里陰謀論盛行,批判現有體制的「深層國家」(Deep State)、質疑所有建制內權威是基本思想,在政治行動不斷走向激進化,部落里也比拼誰更激進化,以搶佔道德高地,「自鳴正義」式的暴亂、攻佔政府機構也就成為他們的手段,結果卻破壞了民主體制本身。

社交網絡在部落主義的發展中發揮著怎樣的作用?

波蘭思想家齊格蒙・包曼(Zygmunt Bauman)認為,和相同信念的人交流並不構成真正意義上的對話,社交媒體並不提供真正對話的機會,社交媒體漸漸使對話的風氣消失,使部落主義文化更加深重。部落主義近來最明顯的情況,就是因政治立場衍生的群體大遷移。美國國會攻佔事件後,特朗普相繼被各大社交媒體龍頭如Twitter和Facebook等主流社交平台封殺,特朗普支持者立即轉戰至Gab、MeWe等其他平台。Twitter和Facebook由於算法只會推送用戶喜歡看的東西,本身已經在促進部落主義成型,特朗普支持者繼續遷移到規模更小、更以政治立場聚集的社交媒體,無疑將使部落主義形勢更加嚴重,同溫層越聚越厚。

台灣和香港存在著怎樣的部落主義傾向?

「部落主義」的肆虐橫掃整個美國,「特朗普主義」則是部落主義中的領軍者。台灣和香港都「川粉」(特朗普支持者)眾多,香港基本上整個黃絲陣營都支持特朗普。社交網絡強化部落主義的現象也在香港發生,隨著港區國安法的通過落實,越來越多的「黃絲」從Facebook轉到MeWe等小眾社交平台,旨在建立更厚、更安全的同溫層。惟獨台灣因為綠營已佔據主流媒體多數,不必重新遷移到新的社交平台之上。

除了封面專題外,本期還有哪些其他重要內容嗎?

本期亞洲周刊還獨家專訪香港保安局長李家超,《香港國安法》實施半年,香港正處於「由亂向治」的關鍵時刻。保安局長李家超表示國安法產生積極作用,他強調國安法針對犯法行為,針對的都是策畫、組織、實施或者是參與實施骨幹人士,與每個人的政治背景無關,與香港民主無關。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